Loading...

佛光臘八粥超有愛,中榮病友胃暖心更暖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農曆十二月(臘月)初八,俗稱臘八,佛教相傳為釋迦摩尼佛成道之日,又名法寶節。每年臘八,佛光山全球各地道場都會熬煮臘八粥,分送四方信眾以及學校、醫院、社福團體等,既為廣結善緣,亦為分享法喜。
 
每逢臘八,國際佛光會和各分院道場無不集體動員投入臘八煮粥送暖活動。莫怪有人說:「每一碗臘八粥,都充滿了全球佛光人的溫暖祝福。」
▲每逢臘八,國際佛光會和各分院道場無不集體動員投入臘八煮粥送暖活動。莫怪有人說:「每一碗臘八粥,都充滿了全球佛光人的溫暖祝福。」
 

臘八佛陀成道日,佛光會施粥分享法喜

 
臘八施粥的由來
  由於佛陀在悟道之前,曾歷經數年餐風宿露的苦行生活,日食一麻一麥的修行讓他整個人形銷骨立,終至體衰到無力行走,幸而在尼連禪河畔巧遇一牧女以牛奶、粳米熬成乳粥供養,才能恢復體力繼續修行,終在伽耶山的菩提樹下入定七天七夜後開悟成佛。後世的佛教徒為了紀念此一施粥助緣,乃效法牧女煮粥布施,從而演變成俗。
 
  事實上,中國民間早有臘八節吃粥的習俗,直到唐宋時期,漢傳佛教將此一習俗與佛陀成道相結合,吃臘八粥變得更具意義;明清以後,臘八施粥濟貧,更是蔚然成風。民眾們多相信,食粥能得佛祖庇佑、增福添壽,於是人們又以「佛粥」、「福壽粥」等美名來稱呼臘八粥。
 
佛光臘八粥送暖
  因感念古來祖師大德,以臘月初八挨家挨戶送粥等布施活動,讓佛法深入民間,佛光山星雲大師從 1990 年代起,開始推動臘八施粥的活動,直至今日,臘八煮粥送暖,已成為佛光人的年度盛事!
 
  每年此時,國際佛光會和各分院道場無不集體動員共襄盛舉,從採買食材、備料,到煮粥、送粥,每項工作都有賴於眾多義工的無私奉獻,才能功德圓滿。莫怪有人說:「每一碗臘八粥,都充滿了全球佛光人的溫暖祝福。」
 

繁瑣的臘八粥備料工作,在入冬最強寒流中完成

 
  臺中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中榮),是佛光山惠中寺以及國際佛光會西屯分會每年定期關切送暖之地,臘八施粥更是院內醫護、病友最期待的活動之一。由於「楊子佛教禮儀公司」負責人楊子牧師兄,身為西屯分會卸任會長,每年總是義不容辭地積極參與相關活動,今年更廣邀楊子同仁一齊投入義工行列。
 
入冬以來最強寒流來襲,惠中寺大寮內的義工們依舊熱心不減,各自在低溫中進行著臘八粥備料工作
▲入冬以來最強寒流來襲,惠中寺大寮內的義工們依舊熱心不減,各自在低溫中進行著臘八粥備料工作。
 
  2018 年的中榮臘八送暖活動,訂於元月十七日,參與送粥活動的楊子同仁們這天一大早便來到惠中寺,協助把剛起鍋的愛心鹹粥載運至中榮。其實早在數日之前,楊子的行政內勤同仁們就在西屯分會林淑玲會長和林乃光督導的號召下,特地抽空親至惠中寺大寮幫忙臘八粥的備料工作了呢!
 
  適逢臺灣入冬以來最強寒流來襲,義工們依舊熱心不減,各自在低溫中分工進行著繁瑣的備料工作。只見楊子的同仁們迎著大寮敞開的後門不斷灌進的寒風,抖著手秤量白米進行分裝,結果因為寒顫不止差點把米粒灑落一地。
 
楊子的同仁們迎著大寮敞開的後門不斷灌進的寒風,抖著手秤量白米進行分裝
▲楊子的同仁們迎著大寮敞開的後門不斷灌進的寒風,抖著手秤量白米進行分裝。
 
  在風中量米的考驗結束後,楊子的同仁們進一步挑戰洗薑的工作,在水龍頭底下,迎著冷水用鋼刷把老薑上的泥沙刷洗乾淨,好不容易洗完一大盆老薑後,手指也已經凍到沒知覺了。這時分配到的下一個任務是——傳說中最艱難的芋頭、胡蘿蔔切丁工作!
 
  要把一個個又硬又大的芋頭,切成大約一公分見方的小丁,絕對是一大挑戰,既得有蠻力(才能平穩剖開硬度可比石頭的大芋頭),又需要巧勁(才能細切成一公分寬的薄片)。至於胡蘿蔔的切丁,那可又考驗著切菜工的手巧心細度,要切得均勻、細緻又漂亮,刀工可非比尋常。
 
要把一個個又硬又大的芋頭,切成大約一公分見方的小丁,絕對是一大挑戰,既得有蠻力,又需要巧勁
▲要把一個個又硬又大的芋頭,切成大約一公分見方的小丁,絕對是一大挑戰,既得有蠻力,又需要巧勁。
 
  臘八粥的備料工作,當然不僅止於上述,切丁的各色食材,有的還需要再經過油炸,例如芋頭丁,才能確保熬煮成粥後的口感,一如星雲大師所言:「臘八粥是否煮得很成功,在於吃起來沒有一樣『硬』的東西,也就是說不用咬。主角是米,配角是菜,比例要分配好,煮起來的臘八粥是稀稀爛爛的,而不是糊成一團。」真可說是「一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一點也不誇張!
 

寒天送暖到臺中榮總,佛光臘八粥傳愛結善緣

 
  中榮送暖活動當天清早,楊子的同仁們跟著眾多義工,從惠中寺大寮裡,把一箱又一箱才剛煮好,就在義工們的俐落手腳下完成盛碗裝箱的臘八粥搬運上車,載送至中榮的安寧緩和療護中心以及癌症病房,與多位病友、家屬,以及志工、醫護人員結緣。

元月十七日一大早,楊子同仁趕至惠中寺大寮支援臘八粥盛碗裝箱工作,並協助載運至臺中榮總,分送給安寧和重症病房的病友、家屬以及志工和醫護人員
▲元月十七日一大早,楊子同仁趕至惠中寺大寮支援臘八粥盛碗裝箱工作,並協助載運至臺中榮總,分送給安寧和重症病房的病友、家屬以及志工和醫護人員。
 
  在榮總服務近三十年的清潔人員曾師姐,一見到義工們推著粥車出電梯,遠遠地就笑逐顏開地打招呼,像個老朋友似地,熱心幫忙帶路發送臘八粥。她說,每年此時都很期待佛光人的出現,因為這表示又可以吃到平安吉祥又美味的愛心臘八粥了,可以保佑平安一整年呢!
 
  誠如曾師姐所言,臘八粥不僅營養豐富又可口,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合了佛光人滿滿的愛心和祝福,如此心意怎不令人歡喜?
 
  「足感心喔!」安寧病房裡滿頭銀髮的老阿嬤,在病床上虔誠地盤腿合十,小心接過暖呼呼的臘八粥,眼中閃著感動。
 
  另一間病房裡,面無表情坐在輪椅上的老先生,在病床帷幕遮蔽下,全身籠罩著槁木死灰般的陰暗氣息,但是當臘八粥被捧到他眼前時,平靜的表情似乎出現了一絲波瀾,只見他癡癡凝望著膝上的溫暖愛心粥,久久不動;陪侍在身旁的老太太,溫柔的目光始終凝聚在丈夫身上,習慣了悲苦的嘴角,此時終於揚起了一點淺淺的弧度。
 
「足感心喔!」安寧病房裡的老阿嬤,小心接過暖呼呼的臘八粥,眼中閃著感動
▲「足感心喔!」安寧病房裡的老阿嬤,小心接過暖呼呼的臘八粥,眼中閃著感動。
 
  除了送粥,佛光人同時還贈予有觀音菩薩加持的六字真言平安符,以及星雲大師親書的「忠義傳家」墨寶春聯,只盼能帶給病患們更多的平安與祝福。有家屬一接過平安符,立刻迫不及待地掛到床頭點滴架上;一旁病友更不忘合十道謝,喃喃說著「感謝佛祖」。
 
  躺在病床上插著鼻胃管的老爺爺,看見淑玲會長遞上的臘八粥和平安符、春聯時,口中不斷發出咿咿啊啊聲,甚至吃力地舉起孱弱的雙手,一寸一寸移到胸前,努力做出合十的動作。站在一旁的外籍女看護見狀,笑著代為「翻譯」老爺爺的心聲,她用不盡標準的國語說:「爺爺很高興喔!」
 
插著鼻胃管的老爺爺,看見星雲大師親書的「忠義傳家」墨寶春聯時,吃力地舉起雙手做出合十動作
▲插著鼻胃管的老爺爺,看見星雲大師親書的「忠義傳家」墨寶春聯時,吃力地舉起雙手做出合十動作。
 
  癌症病房裡,一身黑衣的年輕女兒默默守在床前,更凸顯出病床上爸爸一臉的蒼白病容。當爸爸聽完淑玲會長的溫馨祝福後,緊握著印有佛菩薩聖像的平安符,閉上眼睛喃喃有辭地誦念起「南無觀世音菩薩」,他的表情是那麼的虔誠、那麼的專注,直到義工們告辭離去,他仍無所覺地閉目念誦著。
 
  義工們推著粥車向病房外走去,仍可隱隱聽到身後那一聲又一聲的佛號,讓人忍不住回頭再看一眼,或許是錯覺,竟感覺病房內朦朧的光線變得明亮起來。在那一刻,我們願意相信,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真的來過了。
 
病床上一臉蒼白病容的爸爸,緊握著平安符,閉目誦念起「南無觀世音菩薩」,虔誠而專注
▲病床上一臉蒼白病容的爸爸,緊握著平安符,閉目誦念起「南無觀世音菩薩」,虔誠而專注。
 

有心有願又有力,傳愛集福成就菩提道心

 
  「你們真是有心,太有愛了!」擔任榮總志工十多年的葉麗珠姐妹,雖然身為基督徒,但卻很讚歎佛光人的愛心。
 
  麗珠姐妹說,宗教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不外乎鼓勵向善、傳愛傳福,殊途同歸。不過,她倒是很羨慕佛光山信徒眾多,有心有願又有力,可以為社會多做些好事,把善的種籽散播到更多角落。
 
佛光山信徒眾多,有心有願又有力,可以為社會多做些好事,把善的種籽散播到更多角落
▲佛光山信徒眾多,有心有願又有力,可以為社會多做些好事,把善的種籽散播到更多角落。
 
  中榮的臘八粥送暖活動,在近中午時分圓滿結束。臨別之際,淑玲會長不斷鞠躬道謝諸多撥冗前來支援的義工,只見師兄師姐們行色匆忙,原來很多人下午都還要趕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包括一整個上午忙到昏頭轉向的會長本人。「人忙,心更忙。」她如此笑言著擔任會長的感想。
 
  看著忙碌中仍不失笑容的淑玲會長,頻頻鞠躬合十的謙卑身影,令人不由得欽佩起來。會長工作實在難為,發心不足、意志不堅者,恐怕沒幾天就會想落荒而逃了吧!奇妙的是,從歷任會長身上,我們都能看到,只要不輕言放棄,自然會有菩薩來幫忙,圓滿工作的同時,也成就了有志者的菩提道心。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