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緬懷二師伯鑑心長老尼

明鑑自心 守護三代

從東初師公、聖嚴師父,一直到法鼓山四眾弟子,
守護師徒三代逾一甲子的中華佛教文化館住持、二師伯鑑心長老尼,
一生協助推動弘法和興學,堅毅當家的精神,是僧俗四眾永遠敬重的典範。


明鑑自心 守護三代|鑑心長老尼.法鼓山中華佛教文化館住持|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圖/本刊資料


1.守護東初老人

東初老人創辦中華佛教文化館後,二師伯鑑心長老尼(右)與大師伯錠心法師即來到文化館協助。此外,兩位法師也隨東初老人(左)協助農禪寺周邊田裡的出坡作務。
 
東初老人創辦中華佛教文化館後,二師伯鑑心長老尼(右)與大師伯錠心法師即來到文化館協助。此外,兩位法師也隨東初老人(左)協助農禪寺周邊田裡的出坡作務。|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2.守護聖嚴師父

聖嚴師父興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二師伯大力護持師父辦學,除了照顧師生的日常生活,以辦法會護持佛研所。在創建法鼓山、興辦佛教高等教育的路上,二師伯盡心盡力護持,恪盡職守。
 
聖嚴師父興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二師伯大力護持師父辦學,除了照顧師生的日常生活,以辦法會護持佛研所。在創建法鼓山、興辦佛教高等教育的路上,二師伯盡心盡力護持,恪盡職守。
▲佛研所護法理事會

明鑑自心 守護三代|鑑心長老尼.法鼓山中華佛教文化館住持|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尋得法鼓山用地
 

3.守護僧團

二師伯一路陪伴法鼓山僧團成長,從早期個位數的僧眾,指導日常作務,洗切揀煮、縫縫補補,到數百位僧眾的規模,他謹守出家人本分的身教,時時給予僧眾關懷、護念和勉勵。
 
明鑑自心 守護三代|鑑心長老尼.法鼓山中華佛教文化館住持|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僧團在總本山辭歲禮祖

一路守護僧團成長

◎果暉法師(方丈和尚)

農藝系畢業,沒有任何社會歷練的我,初到農禪寺做行者,時常受到大師伯、二師伯的教導與照顧,像是學習挖竹筍。冒尖頭、有晨露的竹筍最美味,除了自用,也分給鄰居,有時竹筍長很多吃不完,我就騎著鈴木五十機車幫忙帶到北投市場上販售,所得用來補貼農禪寺的生活所需。

記憶中,二師伯還將農禪精神發揮在大寮中,將樸素的食材,以巧思料理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味。早年出家眾少,每個人都要到大寮輪值,當時我還不太會做菜,跟著從頭學起,每當聖嚴師父要宴請重要貴賓,或是過年要準備較豐盛的餐點,我就跟著二師伯學做包子、做點心。

多年出家生活中,大家受到二師伯很多照顧,他總是默默守護而從不居功。記得一九九七年,師父及僧團成就我前往日本立正大學深造。冬天很冷,二師伯特別做了棉襖與冬衣,讓我可以溫暖度過北國的寒冬。

在樸實但繁忙的農禪生活中,二師伯以寧靜淡泊來面對生命的更迭起伏,守護師公留下來的文化館,恪盡職守經營祖庭。從師公東初老人時期的北投冬令救濟及影印《大藏經》結緣海內外,到聖嚴師父回國後協助建立僧團,護持佛學研究所培育人才,開創法鼓山,到發展出三大教育的弘化事業,二師伯都盡心盡力、無怨無悔。農禪寺出家眾從一開始的個位數,到現今數百人的規模,二師伯可說一路守護著我們僧團的成長。

聰敏節儉,不爭、不貪、不求,二師伯奉獻自己,教導僧眾,接引信眾,質樸謙卑,謹守出家人本分,二師伯的精神,堪稱為僧眾的表率。

 

成就東初老人的大願

◎方甯書(中華佛學研究所前所長)
當年因戰爭,東初老人輾轉到臺灣,在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落腳。錠心法師、鑑心法師兩姊妹原本是演培法師的弟子,經人介紹,來到文化館幫忙。東老是佛教界的大學問家,需人協助打理生活,兩位法師受過幾年日本小學教育,就此擔任東老的侍者,這一住,就終身未曾離開。
 

協助東初老人 照顧文化館

早年文化館的生活非常艱辛,東老生性節儉,錠心法師和鑑心法師把考驗當作修行,以恭敬心服侍東老,數十年如一日,非常不容易。東老在遺囑上寫:「本館住眾鑑心、錠心,在館中服務二十餘年,勞績頗巨,應善予照顧。」從這裡可以看出,東老對於兩位法師的忠誠與堅守,由衷感念。

兩位法師個性不同,錠心法師忠厚老實,念佛、拜佛心無旁騖;鑑心法師精明能幹,除修行外,還長於理財守成。俗家父母往生後,留給兩姊妹的遺產,兩位法師特別請我擬定文書,將父母遺愛全數捐入中華佛教文化館的帳戶。兩位法師守護文化館,讓聖嚴法師有了弘化根基,使法鼓山僧眾能一路發展茁壯。
 

努力上進 聖嚴師父成就願心

鑑心法師一向努力上進,有奮鬥的方向和目標,雖然早年環境條件不允許,他依然走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累積多年,默默努力。記得以前文化館辦法會時,都會請我幫忙寫毛筆字,幾年之後,鑑心法師便開始自己寫了,原來他一直私下練字。有一次,東老在二樓祖堂向我開示《金剛經》,法師多次上樓送茶、送點心,現在想來,應是想藉機聽東老講經,增進修行。

東老圓寂後,聖嚴法師接下文化館,請錠心法師、鑑心法師擔任監院。當時在年終法會上,我看見鑑心法師披上紅祖衣主法,心中特別觸動。法師一向勇敢、承擔,但是本身的條件、因緣有限,但因聖嚴法師的成就,鑑心法師晉山成為文化館住持,這是我特別感謝聖嚴法師之處。
 

盡責盡力 支持佛研所辦學

當年由於因緣變化,文化大學停辦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那時,鑑心法師身為文化館監院,沒有絲毫猶豫,歡喜承擔佛研所遷往文化館辦學。一開始,中華佛研所經濟拮据,文化館日常開銷依靠放生會、觀音法會的功德金維持,收入不多,法師盡可能節省,除了照顧師生們的日常生活,研究所的業務、老師的薪資、學生的獎助學金,也多仰賴文化館支持。

這些年,鑑心法師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依然神采奕奕參與每日早晚課與定期法會,老實修行。法師盡責、盡力、盡心守護文化館,從不為自己,而是為完成東老推展佛教文化、教育等弘法利生的大願,這種出家精神,值得大家敬佩。


文章出處‧法鼓雜誌 410期第6版
:https://www.ddm.org.tw/maze/410/page6.html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