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安養信託制度,新興養老保障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台北服務處/撰文

本文摘要:

  1. 「信託」的意義與目的
  2. 「安養信託」財產保障
  3. 信託2.0:全方位養老
  4. 意定監護制度執行「意願」
  5. 探索生命旅程的意義與保障
安養信託與周邊人身照顧機構結合,達到對高齡(失智)者或身心障礙者及其親屬,協助善用信託制度,強化財產安全保障與管理,提供居家安養與照護、醫院健檢安排、醫療接送給付、輔具設備、機構入住與社會福利申請等全方位服務。
▲安養信託與周邊人身照顧機構結合,達到對高齡(失智)者或身心障礙者及其親屬,協助善用信託制度,強化財產安全保障與管理,提供居家安養與照護、醫院健檢安排、醫療接送給付、輔具設備、機構入住與社會福利申請等全方位服務。
 

一、「信託」的意義與目的

何謂「信託」?信託是一種靈活的財產管理制度。

從字面上釋義,依《信託法》規定,「委託人依法律、契約或遺囑的方式,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
簡單來說,「信託」制度是「為他人之利益」與「為完成特定之目的」,而為財產權的管理或處分,由此可知,保障財產安全就是信託主要目的。其中,「為他人利益之信託」又分為私益信託及有益社會的公益信託兩種。

 

二、「安養信託」財產保障

內政部公布2022年國人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平均壽命雖和去年相比減少1.02歲,仍然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長壽帶來全國人口高齡化,即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加上少子化趨勢,國發會預估臺灣於2025年將提前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有20%的人口會超過65歲,每五人就有一個是65歲高齡者。

有的人擔憂將來因病無法自理生活,或因失智導致無法管理財產,或想預防老年的財產被借、被詐騙、被用掉,或擔心孩子過早擁有財產肆意揮霍,或分家後子女不孝,或死後子女會爭奪財產,或自己遭遇重大無常變故,使孩子生活頓失依靠怎麼辦?

「安養信託」就是為防範高齡時遇到這些問題而做的超前部署,依照信託契約約定好的運用方式,將個人資產由信任的律師、會計師、社福單位負責把關代管信託財產,透過信託的機制,免除自己或子女未來的生活隱憂。

 

三、信託2.0:全方位養老

如今熟齡人士選擇信託的比例愈來愈多,很多人的心聲是:讓財產細水長流,保障自己與後代有穩定的生活。目前國內的安養信託大多由銀行兼營,信託銀行提供的服務包含:子女成長教育信託、家庭財富信託、遺囑信託、保險金信託、公益信託、不動產信託、有價證劵信託、員工福利信託、安養撫育信託及退休安養信託等。

金管會於2020年9月1日發布信託2.0:全方位信託計畫,強調將既有的安養信託與周邊人身照顧機構結合,改變過去偏重傳統理財信託的型態,信託業者或與法院、專家團體、醫療機構、安養機構等進行跨業合作,達到對高齡(失智)者或身心障礙者及其親屬,協助善用信託制度,強化財產安全保障與管理,提供居家安養與照護、醫院健檢安排、醫療接送給付、輔具設備、機構入住與社會福利申請等全方位服務。

許多民間團體例如: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早已推出擔任安養信託監察人制度,中華民國信託公會、新世代金融基金會等也分別提出安養信託新主張,顯見社會對全方位安養信託的需求正在逐年擴大中,目標都是指向真正的「安心終老」。

 

四、意定監護制度執行「意願」

信託財產具有獨立、專款專用的特性,能保障基本生活品質同時確保財產安全。除了善用信託制度,還可以透過意定監護,在遭遇突發狀態而失去自主能力(例如植物人狀態),依循我們的意願善盡執行。

我國以前民法的監護宣告程序,是當自身碰到突發狀況、失去自主能力,法院會指定一位監護人,為當事人決定生活上及法律上的事,但指定的監護人價值觀未必與當事人相同;或是在年老退化、失智生病、認知能力出現問題,家屬來幫生病的家人聲請監護宣告。

自108年修法後,新增的「意定監護」制度 ,是我們在心智健全時先自行選定意定監護人,經公證人公證,也充分溝通想法,一旦遭遇突發狀況,監護人就可依照我們的意願來執行。

日本創作歌手米津玄師演唱《蒼鷺與少年》主題曲,圖片擷取自其IG畫面。
▲日本創作歌手米津玄師演唱《蒼鷺與少年》主題曲,影片海報圖片擷取自其Instagram畫面。
 

五、探索生命旅程的意義與保障

動畫大師宮崎駿2023年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改編自吉野源三於1937年發表的同名小說,在日本上映前四天票房就高達21.4億日圓(約4.7億台幣),更因其「零宣傳」的神祕獨特性,在全球引起轟動,臺灣片商也宣布於10月6日在台上映,中文片名定為《蒼鷺與少年》。

人生就像電影,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獨一無二的主角,無關國籍、性別、貧富,因此自己的生命歷程只有自己能體悟,究竟收穫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在還沒有站到生死的那一道鴻溝前,大家可以想一想:「我最不能承受的風險是什麼?」「如何將對親人的愛用另一種形式延續下去?」

楊子佛教禮儀特別撰文介紹時下流行的「安養信託」,就是希望大家能提早思考:對生死的看法、對生命的價值,當有一天要從這一生畢業了,你希望自己的畢業典禮是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呢?如果沒有預先為自己做安排,當發生意外事故或重病導致身故,不論身邊有沒有家人朋友,不一定能照自己的意願進行身後事。如果能自主規劃好善終的願景圖,自己也會加倍安心,更不用怕麻煩他人。

國內全民生命教育的知識相當普及,「永保平安」更是許多人一生不變的願望。伴隨臺灣經濟起飛的那一代人,很多是一輩子捨不得對自己好,全心全意在撫養家庭,拉拔子女平安成人、就學就業,但到了離世前還有種種叮嚀囑咐,唯恐沒有交代清楚。楊子鼓勵大家現在就行動吧!提早做自發性「預立遺囑」的準備,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有任何疑問,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提供全台24hr客服專線 0800-365-108
連絡楊子留下您的相關資訊,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