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唐朝詩人杜牧墓遺址變菜圃 文史學者感慨嗟嘆不忍卒睹

《臺灣殯葬資訊網》107/11/28
 
唐朝詩人杜牧墓遺址變菜圃 文史學者感慨嗟嘆不忍卒睹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是許多人都熟悉的詩句。但是,日前學者發現,杜牧位於西安的墳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夷為平地,現已變成一畦畦的菜園,令人相當痛心。
 
杜牧 ( 803 – 852 ) ,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京兆萬年 ( 今陝西西安 ) 人。據大陸媒體報導,長安縣誌轉述《咸寧縣誌.陵墓志》記載,「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馬村先塋,自為墓誌。」其墓在司馬村西南,高約 7 公尺,面積約 1 畝,墓頂有一大樹,1960 年遭坪毀。
 
大陸媒體 25 日報導指出,中國唐史學會在西安舉辦「杜牧墓保護研討會」時,與會的專家學者到杜牧墓的遺址現場探看,全被眼前的景象嚇呆,只見陵墓不見了,只剩一片低漥的菜圃。
 
報導引述司馬村 68 歲的關山回憶說,1950 年代時,杜牧墓還有 7 公尺高的封土。但 1967 年至 1968 年文化大革命時,因下了數天的雨,當地村民挖掉墳墓封土,拿去給生產隊的飼養室墊圈使用。此後,村民也私自挖土蓋房,短短一兩年墓土就被挖盡,墓塚中心只遺留下一個方坑。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看到現場後,他感慨地說,希望能按照史書祭載將杜牧墓封土恢復,並建一座紀念館,在清明節舉行祭祀杜牧的活動,既是對杜牧的紀念,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杜牧是唐朝著名詩人,小學國語課本裡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就是他的作品。另外,他寫的遣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也是許多人琅琅上口的詩句。
 

以上圖文資訊內容轉載自
臺灣殯葬資訊網:http://www.taiwanfuneral.com/NewDetail.php?Seq=4458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