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感念吳清友為臺灣播種的誠品精神:廣結善緣的影響力,是大布施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聖嚴法師曾云:「結緣並不是投資,而是施予,不該想到回收。以一己之力廣結善緣而影響他人也廣結善緣,就是布施。」一如吳清友為臺灣播種下的誠品精神,是不求回報的誠懇心意,是疼惜鄉土的執著關懷,是真善美學的人文素養,更是利己利他利眾生的結緣布施。
 
▲誠品書店自 2016 年起推動「經典共讀計畫」,預計三年內推薦 500 本經典,讓經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誠品創辦人辭世,文化界痛失菁英

 
  繼《看見臺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之後,臺灣社會再度痛失一位重量級的文化人——誠品集團創辦人、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清友,7 月 18 日晚間因心臟病舊疾復發驟逝,享壽六十六歲。
 
  身為臺灣人,即使你對吳清友這個名字不熟悉,但對他一手創立的誠品書店絕不陌生,這家書店不但是歷經十五年慘賠仍苦撐不倒而終於轉虧為盈的創業奇蹟,更是臺灣的驕傲!誠如作家龍應台所言,「書店可以只是賣書賣紙賣文具的商店,他卻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學、文化的指標,和對心靈境界的支持。」
 

走過生死關頭的體悟,創立永恆的事業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吳清友,原本經營的是廚具公司,直到三十八歲那年生平頭一遭動心臟手術,躺在手術檯上整整五個小時,期間他的心跳甚至一度中止,幸而最後有驚無險,手術圓滿成功——歷經這場生死一線的人生關卡之後,吳清友深深體悟到生命的無常與苦短,於是下定決心把人生歸零,從頭白手起家,創立一個能夠擁有永恆價值的事業,素來酷愛閱讀且藏書豐富的他,就在術後隔年,亦即 1989 年,創辦了誠品書店。
 
  他說自己當初想到要開書店的動機,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自覺生命因閱讀而不再失落的個體,想要窮盡己力,為生長的這塊土地,播下人文、藝術、創意融入生活的種籽。」正因自覺生命因閱讀而獲得救贖,他才發心為更多失落的心靈打造一個得以安頓身心、停泊心靈的閱讀空間,為更多人搭建起通往寬廣世界的天梯。
 

以誠為本的家訓,孕育出誠品文化

 
  根據吳清友的自述,他也曾有過年少輕狂,因為重義氣,年少時經常為朋友出頭而打架鬥毆,警察、教官總是三天兩頭找他約談,父親吳寅卯甚至惱得差點和他脫離父子關係;後來父親決定送他去佛寺靜修打禪,讓他收斂心性,於是高職三年的寒暑假,他都是在臺南當地的佛寺短期禪修中度過。在佛學的薰陶下,慢慢地,他的個性由衝動轉為穩重,從此開始對生命哲學有了更深層的思索。
 
  身為臺南地方仕紳的吳寅卯,為人樂善好施,經常在旱季裡開放自家井水供鄰人取用,還在當地宮廟開辦私塾,免費教授鄉人與貧童識字;吳清友受到父親的影響極深,除了閱讀習慣之外,還有以「誠」為本的家訓——這也正是誠品書店以「誠」為首的命名典故!至於「品」字的由來,則隱含著「人文和藝術都有品味、做事有品質、做人有品格」的自我期許。
 
▲誠品把閱讀變成一種美學品味,把文創變成一種日常藝術。(此為誠品 25 週年活動宣傳短片,舞者為太陽劇團團員張逸軍)
 
  誠品書店創立至今,走過了二十八個年頭,如此漫長的歲月裡超過一半的時間都處於賠錢狀態,幸而在最艱難的時候有多位企業主提供資援,尤其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誠品的支持最是長久,因為他認為臺灣需要誠品這樣的書店,「給人們一個沉澱、省思的環境」。
 
  而儘管連年虧損,吳清友仍堅守著耕耘呵護在地文化、提供優質閱讀環境的初衷,不但在 1999 年將誠品敦南店打造成全球第一家 24 小時營業的書店,更毅然決然地在 2006 年開設了全臺最大的誠品信義旗艦店。他把書店經營成全天不打烊的圖書館,讓書店化身為文化交流的平臺,甚至變成了城市生活美學的地標。誠品,成了臺灣一道特別的風景,也成了來臺觀光客的必訪景點。
 
  吳清友在近日出版的《誠品時光》一書的自序中,如此表示:「逐漸理解了上天給我這個創辦誠品的好因緣,是要我珍惜生命的每一種時刻。原來,人世間的喜樂是存於人跟土地的情感之間、人與人的誠心之間,以及人與自我的信念之間。」
 

日益精進的誠品,滋養了人們的文化底蘊

 
▲吳清友說,不論從事任何工作,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先成為一個好人!

  2004 年,誠品書店榮獲《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2011 年,誠品生活獲選為「臺灣百大品牌」文創服務類別企業;2015 年,CNN 評選出「全球 17 家最酷書店」,誠品敦南店雀屏中選。
 
  「誠品改變了我們對閱讀、生活,乃至自己的看法。」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如是說。是的,誠品就像是一棵大樹,為臺灣人提供了生氣蓬勃的綠意與心靈歇泊的林蔭,當你我驚豔於它形諸於外的特別風景之時,很可能沒注意到——它的根日復一日地深掘與蔓延,緊緊抓住了這片土地,從都市到偏鄉,從閱讀到文創,傳遞著、深耕著閱讀與創意的力量,滋養了福爾摩沙所有子民的文化底蘊。
 
  吳清友曾如此提及雲門舞集帶給他的啟發:「生命的精進比才華重要,藝術的堅韌比靈感珍貴。」閱讀,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自己。因閱讀而找到自己的吳清友,認為不管要發展任何事業,一定得先弄清楚「你是誰」,生命必須透過一連串的思索,才能從中了解、覺察真正的自己,然後找到生涯方向,繼而用恆心、毅力與正向思考,鞭策自己不斷精進。但他也鄭重強調,無論從事什麼工作,最重要的大前提是:「拜託,先成為一個好人吧!」
 

誠品的精進軌跡:從閱讀到文化,從創意到公益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在 2015 年發起的「同齡同心捐書活動」,號召多所學校師生共襄盛舉。
 
  在閱讀方面,誠品始終努力不懈,2016 年發起三年推薦 500 本經典的「經典共讀計畫」就是最佳例證!立緒文化總編輯鍾惠民表示:「透過(誠品)這次的經典閱讀計畫,可以把社會的人文精神整個提升。」
 
  在文化方面,誠品積極推廣在地的微型文創,為本土的創意人打造出可以被世界看見的舞臺,扶植了許許多多的文創人才。甚至於誠品企業本身就是一個文化人的培育搖籃,曾任誠品企劃處經理的林文琪如此表示,臺灣有許多文化出版人,都曾在誠品服務過,吳清友打造的誠品經驗委實對臺灣文化貢獻良多。
 
  在公益方面,誠品在 2008 年打造出「行動圖書館」,以書車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的模式,廣邀閱讀志工,走入偏鄉推廣閱讀;並於 2009 年起逐步啟動「閱讀分享計畫」,公開對外募書,陸續將數十萬冊的愛心贈書送達數以千計的受書單位,並力邀受書單位一同加入推廣閱讀的行列;2010 年,以推廣閱讀為核心使命的「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正式成立,旨在以永續經營的精神為臺灣社會播下閱讀的種籽,耕耘出遍地書香的人文社會。
 

廣結善緣的影響力,是利益眾生的布施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云:「結緣並不是投資,而是施予,不該想到回收。以一己之力廣結善緣而影響他人也廣結善緣,就是布施。」一如吳清友為臺灣社會所播種下的誠品精神,不僅僅是不求回報的誠懇心意,也是疼惜鄉土的執著關懷,是真善美學的人文素養,更是利己利他利眾生的結緣布施。
 
  今年夏天,臺灣的文化星空接連殞落了兩顆耀眼明星!一而再地提醒著人們,生命的無常與苦短,正如同吳清友在二十八年前創辦誠品之時的體悟,從而也促使我們隨之開始深入思索:「真正永恆的究竟是什麼?」或許,答案就在《看見臺灣》這部紀錄片裡;又或許,答案就在誠品書店的每一個角落。那是愛,是真,是善,是美。
 
  感謝齊柏林,讓我們看見了福爾摩沙的自然之美;感謝吳清友,讓我們看見了臺灣寶島的人文之美。謹以此文致上我們對齊導和吳董最深的祝福與感謝!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