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從《兩個爸爸》談如何面對父母的老去~陪伴多一點,遺憾少一點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人世第一等快樂」的道理,我們往往在太遲以後才領悟到。有幸陪伴父母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其實是多麼值得慶幸的樂事,千萬別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啊!
 
▲TOYOTA製作的微電影《兩個爸爸》,劇中的父子情深讓不少網友感動落淚。
 
令人動容的父子情深:《兩個爸爸》
 
「我有兩個爸爸,一個常在家,是假的;一個不常在家,是真的……」這部描述家有失智爺爺的 7 分鐘微電影《兩個爸爸》,相信有不少人在網路上看過,而且也一定忍不住為了劇中的父子情深紅了眼眶。
 
劇中由資深演員金士傑所飾演的爺爺,隨著年歲老去而罹患了失智症,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忘記了自己的垂垂老矣,也忘記了兒子的真實面貌,以致總把孫子當兒子,反把真兒子當成同學或者路人甲……但飾演兒子的樊光耀,總是默默接受父親的錯認,默默付出他的愛與關懷,因為父親依舊是父親,就算不認得了,卻依然記得自己有個兒子,記得燉兒子愛吃的麻油雞為他慶生……誠如飾演孫兒的涂善存在片尾所言,「愛,是就算不認得,但記得。」
 
面對父母的老化,我們往往措手不及
 
廣告導演盧建彰提及自己曾經為了照顧生病的老父而心力交瘁,但就在他以為自己無法承擔更多的照護重任時,父親便因病況危急而送醫,孰料死亡來得又快又急,正在辦理住院手續的他竟因此錯過了父親的最後一面……他不由得感慨,為人子女者和父母最後的日子,似乎總是免不了重重的遺憾和負擔。多年後,他讀到日本作家岸見一郎所著的《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這才發現:
 
「原來,每個人面對父母的年老變化,都會趕不上變化,趕不上準備好面對,趕不上最後一面。」
 
正如同岸見一郎在書中的提醒,沒有變化的平順日常生活,常讓我們忽略了身邊的家人不會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無論是伴侶,抑或是兒女、父母;但人們卻往往要等到遇到親人罹病甚或亡逝的變故,才會痛悟:原來人生如此無常,「和對方共度人生,並非理所當然的事。」
 
藝人唐從聖也曾經照顧過失智父母,提起自己陪伴父親走過人生最後一哩路的日子,直到父親病故後好長一段時間,他還是會忍不住自責:若早知道父子相處的時光如此短暫,他一定會空出更多時間陪伴父親一起去做點什麼!為什麼當時自己沒想到趁來得及時,陪伴父親走訪更多他想去的地方呢?這些「早知道」,成了他心底最深的遺憾。
 
▲藝人唐從聖接受《康健雜誌》專訪,分享自己多年照顧年老父母的心路歷程,他說照顧爹娘是理所當然的回報。
 
陪伴照顧年老父母,把握三大關鍵原則
 
作家郭強生曾說:「與年老父母的關係,最後一定是走向結束,這就是與我們人生中其他所有人際關係最大的不同,也讓我們最難釋懷。而年老失能的父母與我們記憶中的父母有著何其大的落差,這也是讓我們在面對照護父母時產生最多心理衝突與困惑之處。」
 
無論你願不願意,都要面臨父母終有日暮西山的那一天,面臨曾經在子女心目中無所不能的他們也有老化到需要你照顧,甚至退化到比你的兒女更像小孩的那一天。但是一如我們年幼時,父母以無比的愛心陪著我們蹣跚學步,用無比的耐心陪著我們牙牙學語;當他們老去時,我們是不是也能用同等的愛與耐心回報他們當年的付出?
 
▲唐從聖認為只要能把年老父母照顧好,以此精神與毅力從事任何工作都一定會成功。
 
唐從聖以自己多年照顧失智雙親的經驗,提出幾個照顧年老父母的關鍵原則:
 
一、認清現實。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勇氣接受父母老去的事實。
 
首先,儘管照顧父母和照顧兒女很像,但兩者的差異在於——年幼的孩子會隨著生理成長,心智與能力也不斷進步成長;年老的父母卻會隨著年歲的增長,心智與能力卻反而每況愈下,甚至於原本今天還會做的事,明天可能就不會了。
 
是的,年邁體衰的父母,除了失能的問題,還可能面臨失智、失憶!日本哲學家鶴見俊輔曾針對老年人的選擇性記憶,提出這樣的觀點:老化,有如過濾器。經由「老化」的過濾,最後留存在老人心裡的記憶,是有其意義的!因為——「不記得」,必定是因為某些理由而不復記憶;「記得」,也必定是因為某些理由而牢記不忘。

我們必須尊重父母經過「老化」過濾後所留存的記憶,即使我們認為他們遺忘了很寶貴的回憶,其中可能包括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但卻不需要勉強他們去回想起來,因為這些選擇性的忘記,正說明了「現在」的他們並不需要這些記憶。
 
二、找到方法。父母的老化或失智,是日復一日的漸進過程,因此照顧年老父母,往往可能是長達數年的工作,若用錯方法,照顧者很可能會比被照顧者更早倒下去。
 
許多人常以為,照顧就是要讓對方過得好,因此總覺得自己似乎應該為父母做更多事,抑或是讓父母的生活過得更充實有樂趣,殊不知「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陪在對方身旁」,就是一種能夠讓人安心的無聲力量!岸見一郎在《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中即曾如此寫到照顧父親的一段回憶:
 
因為父親幾乎整天都在睡覺,某天他便對父親說,既然如此,他似乎也沒必要每天來父親獨居的房子報到了,他的陪伴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不料父親卻回答他:「沒這回事,有你在,我才能安心入睡。」
 
當然了,若能配合父母的期望,例如隨時隨地陪伴在他們身旁,那當然很好,但我們總有自己的工作、嗜好或人際圈,這些並不需要為了照顧父母而完全放棄。作家張曼娟即依據自己的多年照顧經驗,特別強調:照顧者不該因應父母要求而放棄自己熱愛的事物,否則等於切斷自己正能量的來源,更何況照顧者其實等於是在照顧(至少)兩個人,除了年老的父親或母親,還有自己!
 
三、苦中作樂,自我紓壓。照顧年老父母,絕不會是件輕鬆愉快的差事,但心理感受的痛苦與否,卻取決於照顧者自己如何看待這件事,換言之,倘能「知足」,便能「常樂」。
 
眼見父母明明昨天還擁有的能力,今天卻完全失去了,為人子女者其實不需要為此過度傷悲,因為老化與退化是不斷漸進的變化,事實上,我們更該把注意力放在父母還擁有的能力和記憶上,甚至應該為了他們的「不變」而感到滿足開心。假如父母最後連自己是誰都忘記了,那麼何不乾脆把今天當成彼此認識的第一天,沒有「過去」又何妨,日子一樣能過,不是嗎?
 
我們應該要有的認知是:父母即使失能又失智,但只要他們還好好的「活著」,其實就已經是對家人最大的貢獻了!因為只要父母在,就能凝聚家族成員的向心力。很多人直到父母去世之後,才發現手足之間的關係原來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好;父母不在了,天南地北各自一方的兄弟姊妹,從此彷彿也失去了團聚的理由。
 
年老的父母往往會因為失能而逐漸喪失自信,甚至於會擔心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而喪失活下去的欲望。因此,父母健在時,我們可以透過表達感謝——感謝他們的存在,讓他們知道自己即使什麼事都不會做,也一樣對兒女是有貢獻的,讓他們藉此更加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可以感謝父母的健在,卻不能指望他們感謝我們的照顧。所以,照顧父母時大可盡量用自己能開心的方式,讓自己保持正向的心態,例如出遊賞花,不要想成是為了讓父母去賞花,而應該想成是為了犒賞自己而安排的活動,只是順便邀請父母同行,如此一來,即使日後父母遺忘了這些回憶,也不會讓自己太難過,畢竟至少自己享受過與父母共遊的樂趣,我們記得彼此曾經有過美好時光就好了。
 
社會上不時可見到一些因為長年照顧老病父母或兒女的照顧者,因不堪長期照顧的重擔與壓力,而走上弒親、自殺的絕路。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人倫悲劇,照顧者一定要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所以,當我們因為照護父母而感到疲累的時候,其實大可坦承自己的能力有限,尋求他人的協助,畢竟長照工作是需要長期奮戰的,切勿獨自埋頭苦戰到彈盡援絕的絕境。
 
能陪伴父母走完人生,是值得慶幸的樂事
 
▲張曼娟在接受《康健雜誌》專訪時表示,照顧老去的父母,才能理解人生。
 
張曼娟在自己的臉書如此寫下陪伴照顧父母的心得:「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預習自己的老去。」藉由陪伴照顧雙親的過程,她也從中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體悟,發現人生原來不過就是這麼回事,「人生不會愈走愈好,但可以愈來愈自由。」確實,許多人追名逐利地汲汲營營大半生,可能到老了才會發現,萬般帶不去,一切都是空!原來,人生最後的日子,自己真正需要的,可能只不過是一臺代步的輪椅,或者是,一顆助眠的安眠藥。
 
「一家人全都安在,聲息相通,肌膚相炙,是無常世間最無換的美好,最恆常的失落。小時時候並不明白為什麼,長到好大以後,我才恍然大悟: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人世第一等快樂。」作家石德華,在散文集《約今生》中如此寫道。
 
是的,「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人世第一等快樂」的道理,我們往往在太遲以後才領悟到。有幸陪伴父母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其實是多麼值得慶幸的樂事,千萬別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啊!在來得及的時候,多一點陪伴,讓彼此在告別的那一天到來時,少一點遺憾吧!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