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中區服務處/撰文

本文摘要:

  1. 三寶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
  2.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
  3.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4.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佛號,必生西方
  5. 助念:引導臨命終者往生西方
拜經典文學《西遊記》之賜,即使不是佛教徒,也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同樣是拜吳承恩這部大作所賜,許多人傻傻分不清如來佛祖和阿彌陀佛,還以為兩者是同一個人——在《西遊記》第六回中,面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

猜想這個謬誤,若非作者為了簡化小說出場人物,避免讀者混淆,那就可能是出於對佛教知識的理解錯誤吧!這也難怪,畢竟多數出家眾心心念念都稱念「
阿彌陀佛」,難免要讓外人誤解阿彌陀佛就是如來佛祖了。事實上,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完全是兩位不同的佛,而且掌管著不同的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管理者,其實並非釋迦牟尼佛,而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當人們臨終時,只要能屏除一切雜念,真心誠意地念上十句佛號,阿彌陀佛就會立即到來,引渡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無量壽經》原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簡單來說,就是當人們臨終時,只要能屏除一切雜念,真心誠意地念上十句佛號,阿彌陀佛就會立即到來,引渡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攝/楊子佛教禮儀
 

三寶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

在佛教觀念裡,每一個大千世界都只有一個佛。我們常可在佛寺中看到三尊並列的佛像,分別是中尊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此即所謂的「三寶佛」,祂們分別掌管著三個世界。
 
釋迦牟尼佛,是地球上的佛教創始人,成道前的俗名是大家所熟知的悉達多,而祂也是現階段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又稱佛陀或如來佛、佛祖等等。而藥師佛,則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稱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如來、大醫王佛等等。至於
阿彌陀佛,便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又稱彌陀。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

根據《無量壽經》記載,在很多劫以前,在世自在王佛的世界裡,有一位國王(妙喜國世饒王)因為聽佛講經說法後,很是歡喜嚮往,便放棄王位出家為僧,法號為「法藏」。(註:一小劫=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二十小劫=一中劫;四中劫=一大劫。)
 
心懷慈悲、志向遠大的法藏比丘,眼見眾生因業障深重、福慧淺薄、生命苦短,而難以脫離六道輪迴,即使有心修行,也是障礙重重,成道遙遙無期。於是他一直在思考幫助眾生脫離苦海、早日成佛的方法,後來他終於找到了答案——
 
他必須先讓自己成為一位能得十方讚譽的佛,吸引十方眾生的注意;同時建立一個無與倫比的美麗新世界,吸引眾生樂意往生;然後還要提供一個絕妙的修行法門,方便眾生循此法門到達上述的美好世界,並進一步在這個毫無惡因惡業等障礙的寶地修行成佛。
 
於是法藏比丘向他的師尊求教,世自在王佛見他心願至誠,便指導了他各種修行方法,並把二百一十億諸佛世界的樣貌展現給他了解。資質聰慧絕頂的法藏比丘,聽完世自在王佛的開示後,取其「勝」而捨其「劣」,發現諸佛剎土中以西方淨土最為殊勝,因此決定在西方建立他理想中的美麗新世界;又取其「易」而捨其「難」,發現各種修行方法中以「持名念佛」最為方便,因而決定以此作為自己未來普渡眾生的無上法寶。
 
歷經了五劫的時間,法藏比丘終於修行有成,達到了無所執的清淨境界;並且構思完成他心目中的新世界輪廓,堪稱集十方佛國之美好於一身;同時,他也想好了能夠莊嚴其淨土、幫助眾生成佛的大願。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於是他在世自在王佛的示意下,於佛前立下四十八大願
 
(1) 國無惡道願       (2) 不墮惡趣願       (3) 身悉金色願       (4) 三十二相願
(5) 身無差別願       (6) 宿命通願           (7) 天眼通願          (8) 天耳通願
(9) 他心通願          (10)神足通願          (11)遍供諸佛願      (12)定成正覺願
(13)光明無量願      (14)觸光安樂願      (15)壽命無量願      (16)聲聞無數願
(17)諸佛稱歎願      (18)十念必生願      (19)聞名發心願      (20)臨終接引願
(21)悔過得生願      (22)國無女人願      (23)厭女轉男願      (24)蓮花化生願
(25)天人禮敬願      (26)聞名得福願      (27)修殊勝行願      (28)國無不善願
(29)住正定聚願      (30)樂如漏盡願      (31)不貪計身願      (32)那羅延身願
(33)光明慧辯願      (34)善談法要願      (35)一生補處願      (36)教化隨意願
(37)衣食自至願      (38)應念受供願      (39)莊嚴無盡願      (40)無量色樹願
(41)樹現佛剎願      (42)徹照十方願      (43)寶香普熏願      (44)普等三昧願
(45)定中供佛願      (46)獲陀羅尼願      (47)聞名得忍願      (48)現證不退願
 

這曠古絕今的四十八大願,真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一願不是為了莊嚴淨土、普渡眾生!而且每發一願之後,都會加上一句「不取正覺」,表示此願若未達成,則「誓不成佛」。
 
法藏比丘在發願後,更加努力精進修行,又過了數劫的時間,終於願行圓滿而修證佛果。根據《
阿彌陀經》記載,法藏比丘成佛距今已有十劫時間,佛號「阿彌陀」;他所建立的美麗新世界,就位於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的西方,距離約十萬億佛土,這個以無盡悲願功德建設而成的絕妙淨土,名為「極樂」,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佛號,必生西方

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當中,以第十八願最為關鍵,可說是核心願!究竟此願內容為何呢?在此援引《無量壽經》原文如下: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簡單來說,就是當人們臨終時,只要能屏除一切雜念,真心誠意地念上十句佛號,阿彌陀佛就會立即到來,引渡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只要念「阿彌陀佛」,這麼簡單?事實上,這四個字可不簡單呢!在梵語中,「阿」就是「無」,「彌陀」即為「量」,「佛」則是「覺」,所以「阿彌陀佛」意即「無量覺」,白話一點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換句話說,「阿彌陀佛」涵蓋了整個佛法的精要!而這也正是為什麼
楊子佛教禮儀在服務家屬時,總是強調「臨終助念」很重要的原因!

 

助念:引導臨命終者往生西方

對於不曾修行的人而言,病危之際,能夠心無恐懼、焦慮,或者不捨、罣礙者,幾希矣!然而臨終時的心念,往往足以決定亡者下個階段的往生去向,只不過心有罣礙者,必定難以到達那莊嚴美好的西方極樂世界。(註:關於西方極樂世界的各種美好,請見《阿彌陀經》。)
 
因此,病危者彌留時若能有人在旁助念,不間斷地吟誦佛號,自然會產生寧靜祥和的氣氛,不但可幫助病危者的心安定下來,也有助於轉移注意力,使其不致產生過多前述的妄想雜念,進而把意念轉為一心嚮往淨土的正念。
 

法鼓山聖嚴法師曾開示,決定人們身後去處的四個原則:
  • 隨重往生:即隨著生前所作善惡諸業中最重大的,先去受報。
  • 隨習往生:即隨著平日最難革除的習氣,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
  • 隨念往生:即隨亡者命終時的心念所歸。善念便轉生人間、天上,惡念則轉生三惡道。
  • 隨願往生:即隨願望決定往生去處,發願學佛則往生佛國淨土,或轉生人間繼續修行。
以上四原則中的前兩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最後兩項提到的臨終時的心念與發願,卻可以操之在我!因此,若能在亡者臨終時就開始為他念佛,便很有可能幫助他因此得到佛法的利益,從而往生佛國淨土。
 
至於在人往生後的助念,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往生後的四十九天,是等待轉生到下一世的過渡階段,這時如果能夠繼續
為亡者助念、祈福,亦即隨時念佛迴向,憑藉著助念者真誠的願力和信心,可感應諸佛菩薩的威德願力,進一步幫助亡者獲得求生佛國淨土的力量!
 
是的,「阿彌陀佛」就是擁有這麼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誠願十方眾生都能體悟領會其中奧妙,齊發菩提心,共行菩提道,超脫輪迴,離苦得樂。阿彌陀佛!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