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多元葬、環保自然葬的關鍵在這件事

尊重包容多元化,樹葬、花葬、灑葬、植存、海葬,回歸自然方式雖不同,緬懷過程一樣隆重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台北服務處/ 撰文

本文摘要:

  1. 前言
  2. 北北高、台中,環保葬比例最高
  3. 五種環保葬差異,在葬式不同
  4. 骨灰分解問題,成為了缺點?
  5. 環保葬家屬如何祭祀、追思?
  6. 結語
不立墓碑、不造墳、不立牌,是多元自然葬、環保葬特色,將骨灰永久回歸大自然,因此不會有任何的禁忌。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不立墓碑、不造墳、不立牌,是多元自然葬、環保葬特色,將骨灰永久回歸大自然,因此不會有任何的禁忌。 攝/楊子佛教禮儀
 

前言

這是專為日後想要採用多元環保自然葬人士解說的一篇指南。

多元環保自然葬分為「樹葬」、「花葬」、「灑葬」、「植存」、「海葬」等實施方式,有別於土葬或奉安入塔等方式,遺骸火化後,經過特殊研磨處理,到政府規劃的地區內安置骨灰,不立碑也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完全回歸大地,又稱為綠色葬禮。

內政部統計全國可實施環保葬地點與成效,截至今年(112年)六月底,全國環保葬已服務超過十三萬餘名,可實施環保葬的地點,在公墓內有五十九處,公墓外兩處。此外,全國有十二市縣辦理海葬,自90年至111年十二月底止,服務三千六百七十四位。

北部地區民眾可選擇陽明山臻善園花葬區|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台北市陽明山第一公墓「臻善園」花葬區,花葬、樹葬申辦作業流程相同。 攝/楊子佛教禮儀
 

北北高、台中,環保葬比例最高

在寶島臺灣,隨著生命教育知識普及化,成年人不分男女都可以依據自己的意願、想法、宗教信仰或民族文化等,選擇、訂定希望的身後事處理方式,並用預立遺囑的方式決定心願,而家屬也應對其意願給予尊重。

過去三百多年來,臺灣人的殯葬主要採用土葬,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改變,不再講究要入土為安,加上葬禮花費大、造成環保問題、少子化、靈骨塔位永續經營管理等等因素,現今主流葬禮是火化入塔,使全臺公有靈骨塔位使用率高達七成三以上,因此政府大力推動符合當前國際潮流的多元環保自然葬。民國83年,台北市府與法鼓山舉辦全國首創第一次佛化聯合奠祭開始,推動簡葬的風氣,實施多元宗教儀式,隨後於91年殯葬法規修訂之後,隔年92年臺灣舉辦首次公辦海葬,由楊子公司協辦,全面邁入多元環保自然葬的里程碑。

近十年來環保葬以「樹葬」增幅最明顯,名人包括前法務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藝術家陳綾蕙、作家劉枋、廣告界孫大偉等。

植存」的名人有聖嚴法師及其師父東初老人、前副總統李元簇、前中油董事長陳朝威、前世新大學董事長葉明勳、作家曹幼方等。

海葬」的名人有哲學家方東美、作家柏楊、張愛玲,及藝人潘安邦、國際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各行各界人士都有,指定身後事要辦理「綠色葬禮」。

首善之都台北市於111年環保葬人數,一共八千二百零四人,是歷年來最高,樹葬是四千一百六十一人最多,花葬有三千九百二十六人,海葬一百一十七人。因為較早推行環保葬,而且設置完善,台北市現有兩處環保葬區使用率很高,每月都有三百至四百人,也吸引很多外縣市民眾來使用。

新北市推廣「身後關懷計畫」(https://www.tfunscroll.ntpc.gov.tw/greenburialcon/),市民可預選免費環保葬地點,參加聯合奠祭及環保葬。環保葬地點分別在: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三芝櫻花生命園區、新店四十份公墓花樹葬、植存,或每年五月至九月間舉辦的聯合海葬。

高雄市也推廣樹灑葬,原本各地區統一收費一萬元,現依距離都會區的遠近與交通便利性調降費用,去年共服務二千六百一十九件。

台中市環保葬比例約占死亡人數14.05%,是六都中第三,並正陸續規畫設置環保葬區。

 海葬一般作法是搭乘可載客船隻,駛至港口防坡堤最外端向外延伸六千公尺半徑扇區以內政府規定之合法海域,將研磨處理後的骨灰拋灑於海面。|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海葬一般作法是搭乘可載客船隻,駛至港口防坡堤最外端向外延伸六千公尺半徑扇區以內政府規定之合法海域,將研磨處理後的骨灰拋灑於海面。 攝/楊子佛教禮儀
 

五種環保葬差異,在葬式不同

根據《殯葬管理條例》第二條第十一款,「樹葬」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

在「公墓外」政府指定的地點稱為「植存」,在屬於「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拋灑或埋葬骨灰。

「花葬」與樹葬做法相同,唯一差別是只種植花。全國提供花葬地點有九處,分別在陽明山第一公墓臻善園、新店區公所四十份公墓、臺中市大坑區第三十公墓歸思園──大坑樹灑花葬區、嘉義縣中埔鄉柚仔宅環保多元化葬區、屏東縣九如鄉思親園、花蓮縣鳳林鎮骨灰拋灑植存區、臺東縣卑南鄉初鹿公墓朝安堂多元化葬區、臺東市殯葬所懷恩園區、澎湖縣馬公市懷恩堂生命紀念園區。

「海葬」是將研磨處理後的骨灰拋灑於「政府規範的海域範圍」,需要先向縣市政府殯葬管理處申請核發海葬許可證明,再辦理火化、治喪及出海等。辦理海葬的十二市縣是: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台東縣、花蓮縣。

「灑葬」則在公墓區內,將處理後的骨灰拋撒,讓骨灰歸於土地,永續循環。可以參考【臺灣殯葬資訊網】 訊息,收費標準或內容可瀏覽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666371#active2

台灣首座樹灑葬區‧富德生命紀念園。|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台灣首座樹灑葬區‧富德生命紀念園。 攝/楊子佛教禮儀
 

骨灰分解問題,成為了缺點?

骨灰能不能種樹?有些人擔憂,環保葬仍潛藏土地無法輪迴使用的問題。

以樹葬為例,有人提出若火化後的骨灰埋入樹底,骨灰遇水會出現鈣化現象,不易被分解。因此,若是樹葬在摻含黏土的土地上,骨灰恐長年沾附於土質層中的黏土質,對生態環境永續循環似乎並不友善;有的民眾還會介意環保葬地區在翻土時,舊有的骨灰被翻到表面,或與新骨灰一起翻攪,形成不佳的觀感。

海葬同樣也有無法分解的說法,認為骨灰不會溶於海水,魚類吞食後不好消化,但海葬對環境的影響相對最小。

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司長林清淇曾對此回應:「納骨塔、骨灰罈等永遠無法分解的人造物,對環境的衝擊更大。近年來學者也已研究出一些協助骨灰分解的方式,比如加入溶磷菌、菌根菌等微生物來加速骨灰分解等,環保葬對於生態還是有必要的。」

近年新設的樹葬、花葬、灑葬區都會檢測土質,若是黏土就會進行土質改良。土壤專家也表示,若過程處理得當,骨灰是可以有效分解的,最好的方式是:一骨灰+二花瓣+三樹葉+四沙土,以此分層堆疊為最佳,而骨灰結塊問題可藉安葬時將骨灰分散或與土壤充分混合來改善。

延伸閱讀  多元自然葬以知福、惜福為初衷,一不破壞既有景觀,二可循環利用土地,不造成後代負擔,三有助於人類與自然生態共存共榮,骨灰入土後,化作春泥更護花。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多元自然葬以知福、惜福為初衷,一不破壞既有景觀,二可循環利用土地,不造成後代負擔,三有助於人類與自然生態共存共榮,骨灰入土後,化作春泥更護花。 攝/楊子佛教禮儀
 

環保葬家屬如何祭祀、追思?

不立墓碑、不造墳、不立牌,是多元環保自然葬特色,將骨灰永久回歸大自然,因此不會有任何的禁忌。

環保葬法的追思與祭奠方式,也與傳統掃墓做法不同,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後,重視的是全家(家族)的團聚,包括可用祭奠數位化來共同追思,在線上祭拜,一樣可以表達心意。

此外,有的人從使用環保金紙到不用金紙,改以各自的信仰方式緬懷、迴向功德給亡者,或以亡者名義行善,也是慎終追遠的做法。

有的人會撰寫書信給亡者,到其樹葬、花葬等地點,或者海邊等具有懷念意義的地點,緬懷、紀念亡者,以實際行動來「追思」。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透過生前預立遺囑,可依照宗教信仰、喜好等需求,規劃個人化葬禮型式、選擇自然葬法等事項,圓滿自主意願的身後事。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透過生前預立遺囑,可依照宗教信仰、喜好等需求,規劃個人化葬禮型式、選擇自然葬法等事項,圓滿自主意願的身後事。 攝/楊子佛教禮儀
 

結語

想要樹葬,該如何申請?花葬、植存、海葬,又該如何申請?

首要完成簽署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書及申辦,申請人可至各地殯葬處服務台親自洽辦,有些地區可在網路申辦,只要備妥申請書與身分證(正本驗退+影本留存),或委託申請者的委託申請書、委託者身分證即可,全程免費。

人生結業式是我們可以自己做主的,預立遺囑除了,也要簽署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書,日後親友到殯葬處時,系統及服務人員會主動提醒親友,自己曾預立意願書一事,希望親友團尊重個人殯葬自主意願辦理。

時代潮流不斷演進,如何尊重、包容多元化的存在,是現代人打造新殯葬文化的重要課題。我們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也要為後代人類著想,人不是只有血緣才有關係,前人留在人間的貢獻、留在文化、留在歷史中發揮的真善美的加值,都讓現代的我們得到成長,獲益良多。不因循守舊,才能接棒傳承千古不變的「人」的核心價值。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與社會脈動共進,二十多年來全力以赴打造出「佛教禮儀最優品牌」,以正向的死亡觀及生命關懷,協助世人改觀對死亡的恐懼,輔助家屬轉悲傷為祝福,細緻的服務屢獲政府評鑑的最高榮譽肯定。尤其楊子不斷優化禮儀模式,以恭敬心圓滿每一場佛化奠禮,並以利他之心從事社會公益,種種關懷服務也成就了網路上五星級的評論肯定及人心支持

楊子有夢──願人人都能把握難得人身,完成肩頭任務,給予自他幸福,完成世代交替。

楊子24小時客服專線:0800-365-108
自然葬符合四種環保:自然、禮儀、生活、心靈

聖嚴法師畢生倡導心靈、生活、禮儀、自然環保,他認為自然葬法可以完美體現這四重環保精神。

多元自然葬以知福、惜福為初衷,一不破壞既有景觀,二可循環利用土地,不造成後代負擔,三有助於人類與自然生態共存共榮,骨灰入土後,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自然環保」。

多元自然葬簡化了葬禮儀程,既不需要香燭冥紙供品,也可以省略傳統禮俗的繁文縟節,以一瓣心香,祝福往生者放下萬緣,自在回歸天地——這是「禮儀環保」。

多元自然葬一改傳統殯葬風俗慣見的鋪張浪費,減少人對土地資源的占用,並且順應自然、反璞歸真,實踐了節葬、潔葬的精神——這是「生活環保」。

多元自然葬追求天人合一,不設墓塚,不立墓碑,捨離一切外在形式,讓人學會歡喜自在看生死,也使「慎終追遠」得以回歸一心——這是「心靈環保」。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