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佛陀的教誨事跡.釋迦牟尼佛離世入滅前最後開示說法

釋迦牟尼佛遺囑當以戒為師,修戒定慧,領會佛陀本懷與佛同行,開發自心光明寶藏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北區服務處/撰文

本文摘要:

  1. 想見釋迦牟尼佛最後一面
  2. 佛陀最看重是「戒定慧」
  3. 請問佛陀最後四個問題
  4. 如何得出離生老病死?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陀用一生所說、遺留後世的所有教法,都可稱為「佛教」。佛弟子要勤於約束身心,誡除放逸,積極對治嗔恚、憍慢、諂曲等煩惱,無求無欲、知足、離憒鬧、精進、憶念、善修禪定,以聞思修而自增益,捨離亂心戲論,「一心」來勤行這些功德。 攝/楊子佛教禮儀
 

一.想見釋迦牟尼佛最後一面

人於臨死前或迴光返照時交代家事、心願的文字,稱之為「遺言」、「遺筆」,它可貴的不僅是最後留下的話的書寫,也象徵一個生命的真實思想。不論他是一位平凡的人還是解脫聖者,「遺筆」都無比珍貴,尤其是一位影響千千萬萬人的最後囑咐,更在浩瀚歷史文化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將離世入滅時,為成千上萬弟子們開示了最後的教誨,這就是佛教徒經常恭誦的《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又名《佛遺教經》或《遺教經》。

當時,佛陀來到拘尸那羅國的一處林中,在沙羅雙樹間呈現吉祥臥的身姿,弟子阿難看到八十歲的佛陀如此疲極,一時悲從中來而啜泣。佛陀聽聞後對阿難說:不用難過,也不用哭泣,我不是一直教導你們,世間萬物都是生滅無常,與我們再親近的人,終有分開別離的一日。「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去告訴拘尸那羅國的族人,佛陀將在今日中夜入涅槃,若對佛法存疑,速來問佛,佛將為之解答。

阿難依言與另一名比丘,前往告知當地的佛陀族人。一聽到佛陀將在中夜入滅消息,許多男女老少趕到林中,想要見佛陀最後一面。有些人不忍打擾佛陀,便啜泣著返回到城中,準備葬禮要用的東西。

此時,有一位年邁有德的婆羅門叫須跋陀羅,有百二十歲,聽聞消息也來到拘尸那羅國,希望能在佛陀入滅前聽佛說法,解除心中疑惑。

隨侍的阿難得知後,不忍有人來打擾佛陀,便拒絕須跋陀羅想見佛的請求。三回合後,佛陀聽到了,就要阿難讓他過來,並為他釋疑說法。

須跋陀羅聽聞佛陀說八聖道後,當晚大徹大悟,立即請求隨佛出家並受戒,以持淨梵行,不久便成就阿羅漢,並於佛陀之前先入滅,成為佛陀最後一位弟子。

 

二.佛陀最看重是「戒定慧」

其實佛陀用一生所說、遺留後世的所有教法,都可稱為「佛教」。

佛陀在最後的時光,究竟說了什麼遺言呢?佛陀囑咐與會眾弟子:「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什麼是「波羅提木叉」?此為梵語,中文意譯為隨順解脫、處處解脫、別解脫、最勝、無等學。這是指能遠離一切煩惱惑業而得到解脫所受持的戒律,尤其「戒」是佛陀最看重的,是世間諸學中的最上,故有「無等學」之譽。

佛陀接著指出應受持哪些戒後,再次強調:「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當佛陀色身不住世間了,唯有戒律能保護佛弟子,令增長清淨善法,因此佛陀殷切說明,佛弟子要勤於約束身心,誡除放逸,積極對治嗔恚、憍慢、諂曲等煩惱,無求無欲、知足、離憒鬧、精進、憶念、善修禪定,以聞思修而自增益,捨離亂心戲論,「一心」來勤行這些功德。

當佛陀說完最後囑咐,詢問弟子們對苦、集、滅、道等四諦法還有疑惑嗎?經三遍確認,都沒有人提問,顯示大眾中沒有人對佛法不了解。此時,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向佛陀稟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

阿那律說完這一番請佛陀放心的話後,又說:「世尊!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聽到阿那律說弟子們都不捨佛陀那麼快就要入滅,佛陀再次寬慰弟子們的心,「以大悲心復為眾說:『汝等比丘,勿懷憂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佛陀表示:「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也。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世實危脆,無牢強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生老病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佛陀入滅前所說教法,仍是他經常宣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佛弟子只要精進修持佛法,使佛法的慈悲、智慧常住世間,那麼就是如來的法身常在。而這番咐囑仍是要弟子們發菩提心、發出離心,修行八聖道,直至究竟成佛,才算不辜負佛陀的最後教導。

 

三.請問佛陀最後四個問題

佛陀將入滅時,阿難聽從阿那律的指導,向佛請示了四個問題:
  • 第一問:佛陀滅度後,如何與惡性的車匿比丘共住?
    佛答:「宜以梵檀法(又稱默擯法)治之,若其心調伏,則教以那陀迦旃延經(離有無經,能破我慢心),即當得道。」
     
  • 第二問:佛陀滅度後,眾弟子以何為師?
    佛答:「宜以解脫戒經為師。戒經說身業、口業應如量而行。
     
  • 第三問:佛陀滅度後,眾弟子應依止何法?
    佛答:「宜依止四念處。」(四念處又作四念住,是防止雜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的四種方法:第一身念處,觀身不淨;第二受念處,觀受是苦;第三心念處,觀心無常;第四法念處,觀法無我。)
     
  • 第四問:一切經之首,當用何等語?
    佛答:「宜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與某等大眾俱』」等語。
    阿難聽從佛陀的教導,在日後結集三藏時,將佛陀最後開示的這些事跡內容輯錄下來,傳誦遺誡至今,各地佛弟子珍奉如圭臬。
 

四.如何得出離生老病死?

佛陀的一生雖是平凡的,但他卻能成為不朽,以身示範如何能「成佛」。他讓世人明白,煩惱痛苦是可以捨棄、有方法解脫的,只要有志向、有願心,精進莫放逸,就不是困難的事。

除了《遺教經》,《遊行經》中也有記載佛陀最後一次的教誨,佛陀說:「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從閱讀這些經典,後世的人便得以領會佛陀的本懷,佛心的大慈大悲。

唐朝時有一位靈雲志勤禪師,最初在溈山處參學,因為見到桃花而開悟,說偈:「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之後,有人請問靈雲志勤禪師:「如何得出離生老病死?」師曰:「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聖嚴法師詮釋這句話說:生老病死即使如浮雲一般來來去去,只要心中不受生老病死影響,就不會起煩惱了。

生死是每個人無法迴避的課題,因為對生死感到無知,所以大多數人會感到恐懼,覺得只能單獨去面對。楊子的經驗是,我們如何看待生死,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好比靈雲志勤禪師還沒有開悟前,看花是花也不是花,因為眼中雖看世事,心中卻有種種煩惱、疑情,任世事如桃花「幾回落葉又抽枝」,也不能明白大道就在眼前,但一悟道後,對世事再也沒有疑惑了。

聖嚴法師開示說:「不論眾生在生死之中如何來來去去,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獄,在人間忽而受苦享樂、忽而造業犯罪、忽而行善增福,都是生死中的現象。雖然生與死、來與去都很明顯,可是一定要知道、要肯定佛性人人本具。」

「眾生在煩惱時雖然看不到智慧、福報和能力、能量,但並不等於沒有;正如青山永遠在那裡,即使被浮雲遮蔽,並不表示它不在了,一旦浮雲消失,青山又出現了。其實並不是青山出現,而是因為浮雲消失。浮雲是指煩惱、生死的現象和眾生的分別執著。就是由於這種分別執著的煩惱心態和心念,而使原來不動、從未消失的佛性和悟境沒有顯現出來。因此,一個悟後的人在看前塵往事或芸芸眾生時,都會有這種『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的觀察和感受。」

楊子以此法語甘露,供養有緣的人,願大家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一年有一番新境界,早成佛道。

延伸閱讀: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