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樹葬講人性,環保重人文.【楊子的日常】

▲楊子禮儀師的日常【西六街的故事】系列動畫短片,第三話《來杯冬瓜綠茶!》,由 Nick 師兄擔綱主演,告訴大家「用心」的美好。

最美的告別,從用心出發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楊子說,用心才有品質!環保葬可以簡單,但是不能沒有「溫度」——唯有用心,才能保有的「愛的溫度」。

環保葬,真是「泯滅人性」的異端嗎?
 
  有人說,環保葬有違傳統文化慎終追遠的習俗,是「違背倫理親情,泯滅自然人性」的異端。
 
  事實真相,果真如此嗎?
 
  會有此一說,可見儘管環保自然葬在臺灣推行十年有成,但社會上仍有不少民眾對環保葬的認知不足,深陷在形式表相的迷思中!
 
  這就好比有些殯葬業者習慣教導家屬,親人大體被送進火化爐時,必須大聲呼喊「火來快走!」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利於往生者!因為這等於是在提醒往生者,肉體依舊代表著自己,無形中反而促其產生對人世種種的留戀與罣礙,妨礙他/她下一期生命的展開。
 
  「簡約不是隨便,環保也要人文。」楊子禮儀師 Nick 師兄如是說。環保葬強調簡約,強調環保,但「簡約」絕對不是「隨便」的同義複詞,「環保」也不表示要抹煞慎終追遠的「人文」內涵。
 
  選擇環保自然葬,只是不再有形式上的墳墓或骨灰罈,可作為祭祀時的觀想目標物,但這不表示對故人的懷念就此變得不重要,事實正好相反——沒有墓地或塔位,我們反而隨時隨地都可以追思,因為先人早已化為千縷微風,無處不在。
 
  正如同吳晟〈森林墓園〉一詩所述,「不一定清明節日/想念的時陣/相招前來澆澆水/貼近樹身輕撫擁抱/也許可以聽見/亡者仍在身旁,諄諄叮嚀」,追思先人不再局限於忌日或清明時節,反倒更拉近了我們與故人的距離。
 
▲採行樹葬回歸自然,親人追思懷念不必再局限於形式與特殊節日;少了公墓的陰森氣氛,追思遙憶故人變成更自在而愜意的活動。
 
楊子的樹葬流程規劃,因為用心更見莊嚴
 
  近年基於公墓滿葬壓力以及環保意識抬頭,各地主管機關積極翻新舊公墓,建置環保自然葬專區,只可惜公部門為求速效而匆促行事,以致葬區相關規劃不盡周延,普遍欠缺提供家屬休憩的硬體設施,就連管理辦法,也只是大致參考國內第一座植存園區的作法,亦即由法鼓山管理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的管理辦法並非不好,只不過為了維持宗教立場中立,法鼓山一開始便明訂規範,植存過程中嚴禁宗教儀式。各地殯葬管理單位取經法鼓山者,因此誤以為樹葬就是「儀式不需要,簡單最重要」,卻忽略了法鼓山規劃的植存流程並非沒有儀式,只是儀式「不含宗教色彩」罷了。
 
  上述正是今日國內樹葬區為人詬病的問題所在,放眼各地公部門訂定的樹葬流程,無不簡單、草率到連家屬也無言,一般常見的例行做法如下:
 
  管理人員領著家屬把骨灰帶到葬區,然後,由該人員將事先挖好的葬穴上的石板移開(或者是由該人員當場直接挖土掘洞),接著把骨灰倒入穴中,隨即覆土填滿樹葬穴。完畢。
 
  這套幾乎可以在三分鐘內結束的「樹葬 SOP」,別說是對往生者的祝福了,連恭敬心都蕩然無存,家屬失去親人的悲傷更加無從宣洩了。
 
樹葬講人性,環保重人文
▲「樹葬」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楊子佛教禮儀公司」的樹葬儀程規劃,因為用心更見莊嚴。
 
  事實上,「樹葬」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早在近二十年前,就已開始辦理植葬與海葬,並自行摸索出一套既兼顧環保葬簡約風格,又不失佛教禮儀莊嚴特質的葬儀,整體流程大致包含下列五項重點:

一、樹葬開始前,禮儀師先向家屬作流程說明,並分享「落葉歸根、生生不息」的生死觀。

二、樹葬儀程正式開始,由禮儀師帶領家屬為往生菩薩誦經祝福、念佛迴向。

三、誦經完畢,由家屬將事前分成數袋的骨灰,親手逐一置入葬穴;採一層骨灰、一層泥土的方式進行,以避免骨灰結塊成團。

四、覆土填滿葬穴後,由禮儀師帶領家屬誦念祈願祝禱文,為逝者與生者祈福。

五、最終儀式為獻花致意,繼而由禮儀師帶領家屬,以無限的追思懷念向親人辭別,圓滿樹葬儀程。
 
【楊子的日常】樹葬講人性,環保重人文
▲最終儀式為獻花致意,繼而由禮儀師帶領家屬,以無限的追思懷念向親人辭別,圓滿樹葬儀程。
 
環保葬回歸純粹,落實「慎終追遠」真諦
 
  《論語.學而》有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終,指父母之喪。遠,指祖先。故而「慎終追遠」的原意是指,依禮慎重辦理父母喪事,祭祀時誠心追念遠祖。
 
  傳統婚喪喜慶禮俗,原本就是由某地區、某時代的共同習慣演變而來,背後往往有特定的時空背景因素,換句話說,禮俗本該因應現代社會條件與價值觀而與時俱進。
 
  因此,「慎終追遠」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形式上的祭拜,而在於是否以莊嚴慎重的儀程辦理親人的祭奠斂葬事宜,日後又是否能以至誠的追思懷念,感念感恩先人遺澤,不忘飲水思源。
 
  在這層意義上來說,選擇環保自然葬,捨去了繁文縟節的表相形式,一切回歸簡單純粹,人們反能更專注於虔敬的追思和祝福呢!
 
正如同 2017 年底上映的皮克斯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帶給我們的啟示。
▲皮克斯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告訴我們,陰間亡靈的存在,有賴於生者的思念。
 
  《可可夜總會》用「墨西哥亡靈節」,訴說了一個死亡與思念的動人故事。透過劇中的陰間亡靈之口,為觀眾揭示了「二次死亡」的概念——原來人是會死兩次的!一次是人間肉體的死亡,一次是陰間靈體的消逝。
 
  這部動畫告訴我們,陰間亡靈的存在,有賴於生者的思念。因此,最可怕的死亡,不是色身的消亡腐朽,而是世間再也沒有人記得你!
 
  愛與懷念,從來都不是寄託在冰冷的墓碑或骨罐上,而是在人的心底。
 
  因此,楊子禮儀公司負責人楊子牧師兄一再強調,用心才有品質!環保葬可以簡單,但是不能沒有「溫度」——唯有用心,才能保有的「愛的溫度」。
 
環保葬,其實是「回歸自性」的開端
 
【楊子的日常】樹葬講人性,環保重人文
▲當色身回歸天地,凡夫俗子的我們,這才能稍稍體會——何謂「本來沒有我」,原來宇宙萬物從來都是一體的!
 
簡單、節約、愛地球的「環保自然葬」,一直是楊子非常鼓勵家屬選擇的一種葬法。
 
  誠如上述,環保葬不但符合現代社會的環保價值觀,也更能貼近人性的需求,保有最純粹的「愛的溫度」!

  環保葬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做「天人合一」。當色身回歸天地,凡夫俗子的我們,這才能稍稍體會——何謂「本來沒有我」,原來宇宙萬物從來都是一體的!
  環保葬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做「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恭送至親反璞歸真,我們也才能開始明白——如來亦如去,來去皆自如。
 
  是的,環保葬其實不是「泯滅人性」的異端,而是「回歸自性」的開端!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