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拜飯禮俗起源|靈前拜飯知多少?

禮俗彰顯「事親」才是孝道,現代多數人祭拜亡者後,食物大量丟棄
佛教提倡環保做法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台北服務處/ 撰文

本文摘要:

  1. 拜飯的禮俗起源
  2. 不鋪張、不浪費
  3. 佛教奠禮不鼓勵拜飯
  4. 有助亡者的最好做法
拜飯禮俗起源|靈前拜飯知多少?|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禮記‧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為奉待亡者飲食與生活作息如其生前一般,早晚在靈前供的飯食就稱為「拜飯」,俗稱「孝飯」,又稱捧飯、奉飯。
     

一.拜飯的禮俗起源

「拜飯」禮俗是怎麼來的呢?

這裡要先明白祭祀的由來,在靈魂信仰產生之後,而有了喪葬、祭祀等儀式出現。自先秦時期起,儒家的魂魄觀認為人死後魂魄分離,魂氣歸於天。魂可離開形軀,獨立存在並化為鬼,因此需要祭祀。

依據《禮書》記載,自先秦起的殯葬祭禮分七個部分,為:臨終、始死、小斂(同「殮」,指為亡者穿衣、包裹衾被等)、大斂、成服、安葬、葬後。小殮禮是在死後第二天起舉辦,喪家用酒食祭奠亡者,稱為「小殮奠」,家屬在奠禮上按照親疏關係,輪流哭泣,這就是「拜飯」的禮俗起源。

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喪禮主軸,遭逢父母親喪事,要依禮慎重辦理,如《禮記‧中庸》云:「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其主要意思是,要做到侍奉死去的父母如同父母生時一樣,畢恭畢敬,乃至繼承遺志,才是事親至孝;一年中的春、秋兩季,不忘到祖廟誠心祭祀,追念遠祖,方為「慎終追遠」的純孝。

因此,為奉待亡者飲食與生活作息如其生前一般,早晚在靈前供的飯食就稱為「拜飯」,俗稱「孝飯」,又稱捧飯、奉飯等等。

拜飯禮俗起源|靈前拜飯知多少?|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當家中長輩親人過世後,仍依照生前的日常敬奉方式,於靈堂上三餐飯菜供於靈位前,請長輩親人食用,該行為是出於恭敬心、孝心,也是「拜飯」普遍通俗的做法。
 

二.不鋪張、不浪費

常見到靈堂上會供飯、菜、碗、筷,禮儀公司或家屬要定時給亡者上香「拜飯」,究竟是怎麼進行呢?
  1. 尚未入棺時:奉敬早午晚三次飯菜,早晨須準備盥洗用品。
  2. 封棺大殮後:翌日清晨準備早晚兩次供飯。
  3. 出殯日:拜飯於出殯日、或滿七、或百日,結束供奉。
  4. 逝世一年內:農曆初一、十五,每日晨昏,備好飯菜祭拜。
  5. 合爐後,按照年節祭祀的方式進行。
  6. 如逢農曆七月就要停止拜飯,至農曆八月才再繼續供孝飯至撤靈日止。

這裡簡單地說明,通常民間殯葬習俗會「做旬」,「旬」,是古代一種時間單位,每十日是「一旬」,三旬就是一個月,每月的前十日稱為上旬,次十日稱為中旬,最後十日則稱下旬。另外,每十年為一個旬年,若是八十歲長者我們通常稱作「八旬」老翁。

法鼓山聖嚴法師開示的〈為甚麼要做佛事〉(今見《佛教入門》)中提到:「《地藏經》中也說,人死之後的四十九天內為亡者誦經助念可以增加亡者轉生善道的善因。因此民間習俗則有在四十九天中每七天為亡者做法事,也就是『做旬』的慣例,其實,十天為一旬而非七天,字義上就不相符了。而由於工商社會的忙碌,所謂七天一次的『做旬』也因為時間的因素,往往變成徒具形式的做完七次的佛事……。」此內容可參見官網:如何協助亡者家屬做佛事?

由此可知民間葬禮習俗的「做旬」、做七,與原來「旬」的本義二者不同,自往生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七,喪家在每個七做種種奠拜儀式,稱為「做旬」,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滿七,做到七次為四十九日,就是「做七」。

四十九日期間,喪家於日常三餐或至少早晚兩餐要備辦「孝飯」供在靈前,這個為亡者備食的做法,即是「供飯」,也作「捧飯、奉飯、拜飯」等等。

而以食物祭拜亡者的行為,卻不限止於服喪期中的「做七」,當大體落葬封土或火化圓滿,葬禮結束後也有「百日、對年、三年」,乃至逢年過節,或其他特殊因素要祭祀先祖時。由於「拜飯」一事普遍出現在殯葬過程中,因此才給人一種辦喪事必須有拜飯儀式的刻板觀念。

百善孝為先,中華文化是非常地重視孝道精神,日常生活在餐桌禮儀,都會請長輩起筷、夾取菜餚先食,隨後晚輩方可開動食用。因此當家中長輩親人過世後,仍舊會如平日,依照生前的敬奉方式,於靈堂上三餐飯菜供於靈位前,請長輩親人食用,這個行為是出於恭敬心、孝心,也是「拜飯」普遍通俗的做法。

現代社會繁忙緊湊的步調,使多數人選擇在殯儀館治辦後事,即使是在自宅辦理,多數家屬也難以每日料理三餐準備「孝飯」,通常委由承辦葬儀的業者來處理拜飯事宜,因此大多購買現成飯菜,與子孫親備「孝飯」的意義性差距甚大。

還有,若在殯儀館或路邊搭棚,於開放空間拜過的食物,因整體環境衛生、空氣煙塵、天候溫度等等複雜因素,新鮮飯菜容易變質,即便沒壞,多數人通常因主觀感受等考量而不願食用,最後淪為直接被丟棄的廚餘,造成食物的浪費。台北二殯曾經統計,每年光是水果就有2600台斤被丟棄。

傳統中華文化雖然非常強調孝道,但若不能明白根本,喪事往往只流於儀式與場面化了。臺灣許多殯葬禮俗,也須和社會改變、家庭型態同時推進現代化,因此不須執著一定要「拜飯」才行,可依現實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

佛教葬禮簡約素淨的樸實之美:以心香取代續香,以清茶鮮果素齋取代酒肉葷腥,以善為行心心念念皆以利益亡者為最優先考量
▲切忌祭拜生食,供養後之食物應持以感恩心食用,勿浪費丟棄。事貴心誠,恭敬心、惜福心、感恩心、慈悲心等高貴德行,盡在日常食物供養中透過看似平凡樸實的素菜素果展現無遺。
 

三.佛教奠禮不鼓勵拜飯

佛教葬禮不鼓勵「拜飯」,為什麼呢?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開示:『凡是眾生,若在欲界與色界,除了大善大惡能於死後直升直墮之外,都會經過中陰身的階段。他不屬於任何一道,當他所待投生的因緣成熟,就會以入胎和化生的方式確定投生的類別。

佛教觀認為,生命在死亡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稱為「中陰身」(又名中有、中蘊等等)。中陰身不是鬼魂,不需飲食,漂浮不定,來去自如,最長是存在四十九天。依據《大毘婆沙論》、《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經論內容,人死後七七日間為中陰,應於四十九日內做布施等佛事,相沿至今成為佛教徒普遍奉行的觀念。

中陰身處於等待投生狀態時,具有神通及感知能力,雖無法碰觸有形物質,但對在世親人的心念、情緒,不論音聲或形象,還是能有所感知。

中陰身真正需要的不是豐富的祭祀品,而是能引導他的佛法、正念、善知識、功德的迴向。即使我們準備了亡者生前喜好的飯菜祭拜,亡者也無法直接食用,於往生者沒有任何助益,還可能使其生起掛念、增生不捨或執著之心。

因此在治喪期間,家人暫時無法改變習慣或其他因素仍需拜飯時,建議不須誇張華麗的精緻擺盤,或備辦奢華食材,只要依其能力範圍內,備妥新鮮香花、蔬果,乾淨衛生的熟食,最好以素菜素果敬奉即可。

切忌祭拜生食,供養後的所有食物以感恩心食用,千萬不可浪費丟棄。佛教看重的是清淨心,以恭敬、惜福、感恩、慈悲等等發心為表現,即使是日常飯菜,也能成為上等供養。

看到此,您是否對拜飯仍有執著呢?那在此舉《虛雲老和尚年譜》中一段真實故事:
虛雲法師四十七歲時父母親過世,為了報答父母恩,因此發願去朝山,要以朝山功德迴向報父母恩。他從普陀山開始三步一拜,想拜到五臺山向文殊菩薩頂禮,歷經三年多才到達。

虛雲法師一路上經歷了兩次重病,找不到任何人家,病倒在路上,幸得遇到一個老乞丐,去討飯、找草藥來給他治病,親自護理、洗滌髒衣,直到半個多月他身體康復,就幫他背行李,讓他順利繼續朝山。不久後,兩人才分道揚鑣。

一個多月後,虛雲法師又得到不知名疾病,這個乞丐再次出現,一樣照顧他直到恢復健康,兩人便同行了一個多月。

虛雲法師很感恩,請教他尊姓大名、居處,他只說姓文,名吉,住在五臺山,所有和尚都認識他。

兩人分別後,他拜上五臺山,圓滿還願,沿路開始打聽,卻沒人認識這個文吉乞丐。直到進到寺中,知客師父告訴他,「文」殊菩薩的中文翻譯就是妙「吉」祥,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路是文殊菩薩化身來照顧他,並闡述佛法精義,是自己竟然不識。

這段故事說明什麼呢?真心才是真供養啊!

拜飯禮俗起源|靈前拜飯知多少?|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為亡者勤做善事,茹素、誦經、念佛,以往生者名義廣做布施,累積更多善行,是冥陽兩利最圓滿的做法。
 

四.有助亡者的最好做法

最後總結──
  1. 亡者不會因為沒有「拜飯」而餓著,佛教教義指出中陰身並不需要實體食物。
  2. 社會結構、民風改變,不拜飯不會等於不孝,心誠最可貴,不須過度執著表象形式。何況現今在殯儀館的拜飯,造成許多食物資源浪費被丟棄,因此佛教奠禮希望提倡兼顧環保做法及現代孝道精神的喪禮儀式。
  3. 治喪事宜的辦理原則,可以思考怎麼做才是對亡者有最大、最好的利益。為亡者勤做善事,茹素誦經、念佛,以往生者名義廣做布施,累積更多善行,都是幫助亡者最好的做法。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