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觀音菩薩的本願

大悲心度一切苦,千處祈求千處得感應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撰文

本文摘要

  1. 名號
  2. 相好
  3. 道場
  4. 法門
  5. 本願
  6. 信仰
 觀音菩薩的本願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名號

  1. 觀音、觀世音(梵名 Avalokiteśvara),也譯成「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
    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他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能現三十三化身、救十二種大難,遇難眾生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聞聲救苦」,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所以名為「觀世音」。

    「隨類化度」是觀世音菩薩的主張,對一切人救苦救難,不分貴賤賢愚,因而尊稱為「大悲觀音」、「大悲菩薩」。
    觀世音菩薩救渡眾生,遠離獅子、虎、狼、水、火、盜賊等諸怖畏,因此有「施無畏」之稱。菩薩還有「圓通大士」、「南海觀音」等諸多名號。
     
  2. 另外還有三十三種觀音名稱、形象與藝術在民間流傳,如「白衣觀音」、「竹林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琉璃觀音」、「蛤蜊觀音」、「送子觀音」、「馬郎婦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等,其中大多以莊嚴貌美的女性身相示現;以龍、鰲魚為觀音菩薩經常的坐騎。
     
  3. 我國以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聖誕,六月十九日是其成道日,九月十九日是其涅槃日。
 

相好

  1. 觀世音菩薩容貌相好莊嚴,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詳細記載其身長、頭頂、冠,乃至手足、面、目等等。
  2. 據《楞嚴經》記載,觀音菩薩獲「耳根圓通」,能使見聞覺知渾然圓融,交契互用,隨意自在,能現無數妙容,說無邊神咒。
 

道場

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有緣,其道場可以考察到的,在印度有一處:補恒洛迦山,在中國有兩處:浙江普陀山、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華嚴經》記載,觀世音菩薩住在普陀山(梵名 Potalaka)。中國浙江省定海縣的舟山群島內的「普陀山」,是中國佛教所說的觀音菩薩示現說法的道場。

從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朝大中年間(847~860),有一位印度僧人來到普陀山發願,而親眼目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授給七色寶石後,當地就傳為觀音菩薩顯聖之地。

五代時期(916),有一名日僧慧鍔,從五台山持觀音像歸國時,船行到該地,輾轉不前,他便就地興建一座寶陀寺,供養這尊不肯去觀音,其寺名仿照印度觀音菩薩的住地「普陀洛迦」(梵 Potalaka)取名,自此歷朝盛行朝拜,漸漸而成為大道場,各處寶寺林立,僧信眾多,大多祈求航海安全。

綜合這三處,說明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沒有一定,哪裡有虔誠的觀音信仰,那裡就是普陀洛迦,那裡就有觀世音菩薩。

 

法門

  1. 大悲行解脫法門
    《華嚴經》記載,當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時,請問如何學菩薩行?觀世音菩薩對他說:「菩薩應學的法門無量無邊,但在無量無邊法門中,我是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的。」「大悲」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特德,因而被稱為大悲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大悲行解脫法門的主要內容,在《法華經》、《楞嚴經》有記載,即三十二應、十四無畏。而三十二應之中,化導對象為天、人、神三類,以人類(十六應)為主。
     
  2. 大智行深般若法門
    觀世音菩薩的大智法門,在《心經》稱為「深般若」。
    《般若經》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禪宗祖師也說:終日看山不見山。
    因為觀空而契入諸法實相,達到空有無礙,即是觀自在菩薩的深般若法門。
     
  3. 耳根圓通法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又稱「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
    《法華經》說,這是從菩薩的大悲心流露出來的。
    《楞嚴經》說,這是從金剛大定顯現出來的,也就是金剛大定的功用,所以能成就三十二應化身,隨緣感應示現,任意遊諸國土,普度眾生。
     
  4. 陀羅尼法門
    在大藏經中,有關觀世音菩薩陀羅尼門的經咒、儀軌,有七十種之多,說明觀世音菩薩的重要地位。
    至目前流傳最廣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簡稱大悲咒,是唐朝不空大師所譯。大悲咒一共八十四句,其中除了「娑囉娑囉」句,表示五濁惡世外,其他的八十三句,代表了八十三位菩薩。
     
  5. 淨土法門
    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有以下各說法:
    .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阿彌陀佛佛位的繼承人。
    .觀世音菩薩現於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輔佐、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淨土三經》註1 裡說,以持名、觀想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由西方三聖或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接引往生。其他的觀音經典裡也有說,若人懷念觀音,臨命終時,自己得以往生極樂世界,無需接引。
 

本願

  • 根據《悲華經》記載,觀世音菩薩過去世是轉輪聖王無諍念的長子,名為「不眴」。因不忍地獄眾生多苦惱,人、天眾生有心垢常墮三惡道,以及眾生因為親近惡知識,退失正法,墮大闇處,反攝邪見、行惡道等,故於寶藏如來前,廣發大悲願,寶藏如來讚歎他的大悲心,賜字「觀世音」,並且授予未來將成佛的受記,名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悲華經》中記載所發的本願是:
    「願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憂愁孤窮,不得救護,窮其心力,無法脫苦,若心中念我,稱我名字,無論我在何處,都以天耳聞之,天眼觀之,脫其苦惱。若有一人無法得除如斯苦惱,誓不成佛道。」

    又願:「於行菩薩道時,即能大作佛事,於聖王(無量壽佛)後成就佛道。」

  • 《大悲懺儀合節》中,有觀音菩薩領眾教持其名號,發下十大願:註2
    1. 願我速知一切法,
    2. 願我早得智慧眼,
    3. 願我速度一切眾,
    4. 願我早得善方便,
    5. 願我速乘般若船,
    6. 願我早得越苦海,
    7. 願我速得戒定道,
    8. 願我早登涅槃山,
    9. 願我速會無為舍,
    10. 願我早同法性身。

  •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已經成佛,號為「正法明如來」,以其慈心悲願而倒駕慈航,廣度有緣眾生。

註1: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註2:參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
 

信仰

觀世音菩薩的悲願是「千處祈求千處應」,據《法華經‧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困難的時候,只要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因此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慈悲應化的願力,使觀音信仰不僅普及更深入人心,而有了「觀音信仰」專詞,就是指以觀世音菩薩為崇奉對象的宗教信仰。

由於觀世音信仰的普及,不但有許多的譯經及論著,觀世音菩薩的造像也多不勝數。
此外,佛教高僧比如聖嚴法師,畢生修行觀音法門,更建立法鼓山觀音道場,常在開示中勸請大家念觀音,更時時教導大眾「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自述〈我的宗教體驗〉裡,說自己十二歲出家,十五歲時受戒,因為燒香疤的老和尚對自己頭頂上的香珠火用力一吹,將他的頭蓋骨都燒凹下去,十二個香疤連結在一起,彷彿下陷的盆地,從此他失去了記憶力,笨拙到書也不會背。有一天,他的老師拿起戒尺打他,責罵他說:「太笨了!你要禮拜觀世音菩薩求智慧啊!」當下,他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希望,「禮拜觀世音菩薩就會有智慧嗎?太好了!從今以後我要好好的禮拜觀世音菩薩!」深夜大家都熟睡了,他就起床到殿堂,一心埋頭禮拜觀世音菩薩,並唸著:「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至誠懇切地稱念觀世音菩薩。大約兩個月過後,星雲大師不但恢復過去的記憶,甚至還更聰明,他在自述中說:

「我每天虔誠地禮拜菩薩,大約連續了兩個月,雖然沒有菩薩摩頂授記、甘露灌頂等等感應,但是卻有另一種不可思議的感受,我這個愚笨的頭腦不但恢復過去的記憶,並且比過去更聰明,學校的功課背誦純熟,過目不忘。明天要考試,其他的同學認真地準備功課,我仍然照常玩耍,只要晚上稍微看一下,明天就能倒背如流,應付自如。」從此,「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不曾一刻離開我的心頭。六十多年來,無論走路、睡覺、做事,總是自然地默念著『南無觀世音菩薩』。歡喜時,覺得一切是菩薩的加被;苦難時,當一切的人都捨我而去時,菩薩仍然陪伴在我左右,慈祥地庇護著我,給我一股無比的力量。」

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效法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誠如《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中,聖嚴法師給大眾開示、勉勵的話:
「我自己,是修觀音法門的;方式很簡單,僅只是念觀音、拜觀音,心中恆常有觀音。也依此,勸大家一起念觀音、拜觀音,常於心中見觀音。我如此一個普通的凡夫,只能以自己修行的法門,勸導大眾共同發心修持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自利利他。經由自己,觀世音菩薩悲智的力量──他的梵音、海潮音也從此傳播、弘揚出去;那麼,就某一方面說,自己也代表了觀世音菩薩;肯以此發心修持,實踐觀世音菩薩精神的每一個人,也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了。」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