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中元祭(中元節)為什麼要拜拜?農曆七月要避禁忌嗎?

鬼月不祥從哪來?
七月十五祭祖、念親恩,中元普渡、盂蘭盆節功德大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撰文

本文摘要

  1. 對於死亡的恐懼
  2. 中元普渡的由來?中元祭為什麼要拜拜?
  3.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是不吉祥且諸事不宜的月份嗎?
  4. 農曆七月的禁忌傳說,不普度拜拜,會不會有問題?
  5. 逢「七」、「四」要避開嗎?
  6. 不相信禁忌,會不會有問題?
農曆七月傳說(一)‧禁忌多,避不避|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教導「因緣果報」真理,不需因習俗認為七月鬼月諸事不宜、不祥。應凡事保持平常心,「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然逢凶化吉,處處吉祥。
 

對於死亡的恐懼

《哈利波特》是當今世界上最暢銷的小說之一,書中主角哈利波特具有善良勇敢、正義感爆棚、積極冒險犯難的性格,在霍格華茲魔法學校求學的七年時間,與黑魔王「佛地魔」及其支持者組成的恐怖組織,經常展開生死決戰。從一開始,面對許多人都忌諱害怕說出佛地魔三個字,不敢直呼「那個人」的時候,校長鄧不利多就教導哈利波特說:「對事物永遠使用正確的稱呼。對一個名稱的恐懼,會強化對這個事物本身的恐懼。

那麼作為人,會有什麼恐懼呢?有的人是學習的恐懼、有的是壓力的恐懼、有的是貧窮的恐懼,還有變老的恐懼、病痛的恐懼,以及死亡的恐懼等等。因此,《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本人曾說,該書的一大主旨是談死亡:「我的書與死亡密切相關。整個系列的開始是哈利父母的死,貫穿其中的是佛地魔沉迷於征服死亡,並不惜一切代價來達成這個目標。我非常能夠理解佛地魔對於死亡的恐懼,因為這種恐懼是我們所有人所共有的。」(參見維基百科)

世人畏鬼,尤其每當農曆七月前後,不敢直呼鬼名,就以「好兄弟」稱之,更對於「人死了會變鬼」的說法,加油添醋、以訛傳訛,因此到處都有各種鬼話連篇,不正確的謬見混淆社會視聽。漢朝的史學家司馬遷有一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人必然會死,無一例外,但死了會再生,生了還要死,生死是隨著自身的善惡業力牽引而輪迴流轉,因此佛教給予我們一種希望──死亡不是結束,不一定為鬼,而是成為另一期生命的開始。

對於民間習俗的看待,星雲大師曾開示:「不迷信、不執著,虛空沒有方位,時間沒有分際,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因此本文集結江湖上的「七月」傳說,並解析、釐清佛教怎麼看待「普度」與「超度」,盼能消除人心無謂的恐懼,消弭似是而非的傳聞,心無罣礙,看日日都是好日,時時都是好時!

 

1.中元普度的由來?中元祭為什麼要拜拜?

中元自商周時期開始,古人就有在七月十五崇敬祖先的傳統,《禮記》中也特別強調這種孝道的精神及「慎終追遠」的思想,因此每逢七月,天子會去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這也是源自漢文化相信人死之後,要回歸來處,若是到了陰間就變成鬼,因此使得中元節──這原本也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誕辰,由於地官大帝掌管赦罪,於七月十五日會下降凡間,判定人間善惡,因此道士會在這一天日夜誦經,舉行廟會、齋醮法事,用以祭祀地官並為亡靈超度赦罪,稱為中元普度。民間則普遍以新收成的黍稷祭奠祖先,祝禱赦免先人罪業、祈求年豐,同時也普濟一切孤魂,因此七月十五就成為祭祖、敬鬼的日子。

加之佛教以《佛說盂蘭盆經》、《報恩奉盆經》為經論依據,於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舉行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以報答父母先亡。盂蘭盆有「救倒懸」、「解痛苦」的涵義,除了救先亡倒懸,是日同時弘揚出家僧眾結夏安居、僧自恣日、「佛歡喜日」等由來,以提倡佛弟子精進修行,效法佛陀大弟子「神通第一」目犍連,依教奉行,回報親恩。

《盂蘭盆經》記載,目犍連為解救墮入鬼道的母親,求助於佛陀,佛陀告之:「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後世最早舉行盂蘭盆法會的人,據傳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參見《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自此以後,不論朝廷或民間,歷代多遵佛制,興辦盂蘭盆會,信眾獻盆獻供,供養十方自恣僧以為慈孝雙親,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宋代之後,民間的盂蘭盆會漸漸傾向著重超度亡靈、祭祀祖先,原以盆供佛、供僧,改為以盆施餓鬼,流傳而成今日的「中元普度」,是結合供佛、供僧、孝親、報恩、赦罪、普度等信仰的大節日,因此又稱「中元祭」,從祭祀一家的祖先親人,到禮請眾僧舉行超度佛事,繼而擴大到解除惡道「倒懸」之苦,普遍迴向亡靈超生天界或往生淨土。

除了中元普度,還有「放水燈」活動,是為水中的孤魂照路,上陸地來共享普度,每年在基隆、中港等港口都會盛大舉辦。
還有農曆七月最後一夜是「搶孤」,喻為在關鬼門前請走孤魂野鬼,這是中元節祭典最後重頭戲,頭城、板橋、恆春、澎湖等地,都會舉行著名的搶孤活動。

各地的佛寺在農曆七月除了發揚盂蘭盆節主要的供養三寶、孝道敬祖精神,稱七月為「孝道月」,也配合節俗舉行慈悲普濟、莊嚴隆重的「瑜伽焰口」、「三時繫念」等佛事法會,解除餓鬼的饑渴之苦,為他們說法、皈依、受戒,功德迴向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同時籲請民間以素食代替葷食,大力推廣多茹素少殺生的「普度」風俗,令生亡兩利。
 

※ 加碼閱讀

《盂蘭盆經》云:「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摶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戹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挺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在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是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應亦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可爾否?』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代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2.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是不吉祥且諸事不宜的月份嗎?

根據民間的說法,許多傳統習俗雖視農曆七月為「鬼月」而為不祥,但佛教更認為七月是祭祀祖先、感念父母親恩的「報恩月」、「吉祥月」、「僧伽月」、「孝道月」,人人行孝報恩,同時不要因口腹之慾常造殺業,多多茹素、普度、齋僧,以布施、精進來為歷代先人及一切眾生迴向功德,七月反而是能增福進德、修善報恩的「功德月」。

佛教教導的是「因緣果報」真理,不需要因為習俗而認為在七月諸事不宜、不祥,凡事保持平常心,只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然能逢凶化吉,處處吉祥。

 

3.農曆七月的禁忌傳說,不普度拜拜,會不會有問題?

老一輩的人說,自農曆七月初一凌晨開始,就是民間習俗稱為「鬼門開」的時候,無祠孤魂鬼眾都會返回人間享受祭祀,家家戶戶於七月半準備祭品來普濟,以祈家宅平安,稱為「普度」。

中元節普度是七月祭祀最重要的活動,平日有許多禁忌要遵守,這是出於陽間的世人對陰間鬼魂放大假的敬畏之心,也是避免在陰陽二氣交互作用下引發心神不安,所以除了準備各式各樣的食物供品、紙錢等祭拜,在七月不可購屋、不宜搬家、不可結婚,不可住院開刀,晚上少出遊,更要早睡少出門,晚上不把衣物晾在室外、不在半夜曬衣、唱歌、不懸掛風鈴、不吹口哨招惹,不剪指甲、晚上不慶生、不拍照,不在室內開傘、不披頭散髮,不搭末班車、不落單,最好白天時也不靠牆行走、筷子不插在碗上、不食用普度或喪家的食物、不要穿全身全黑或全白衣服、不從後方拍人肩膀、不到河、海、溪水邊嬉戲玩耍、不從事釣魚等殺生行為、路上看到錢也不能撿拾、不踩冥紙,不說有關鬼的玩笑話……若是觸犯到「好兄弟」,恐會遭來厄運和麻煩。

農曆七月傳說(一)‧禁忌多,避不避|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鼓勵以誦經、持咒、念佛迴向祖先,不燒紙錢也平安無事。燒紙扎、紙錢會增加鬼道眾生的執著,要讓他們聽聞佛法才能真正幫忙鬼道眾生心開意解,往生善道。

聖嚴法師的著作《人間世》中有開示,所謂的鬼門開,並非真有一道鬼門會被打開,鬼道的眾生便跑了出來;必須是人們為陰間眾生做功德的心念與之相應,他們才會來接受祭祀;若是沒有人為他們超度或祭祀,他們也不會出來。因此,認為鬼月諸事不宜的想法,其實是心理因素;其他非漢民族的地區,既然沒有鬼月的傳說,也就沒有這些禁忌了。

若從精神層面來看,漢民族在中元節祭祀祖先,是對祖先感恩的表現,而佛教於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也是孝道報恩的表徵,所以現代佛教徒稱農曆七月為「教孝月」。但是,孝順父母最好是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做子女的平常該多多關心父母,勸請父母要有宗教信仰,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後,才想到要來供養超度,那便是輕重顛倒了。

聖嚴師父還表示,民俗對普度的觀念是安撫無主孤魂,而佛教則不只用佛法來開導淪為鬼道的怨親亡靈,讓其心開意解,度脫苦趣,更進一步將「超度」的意義放大,希望六道眾生都來修學佛法,普及一切有情。舉辦法會最重要目的是,鼓勵大眾一同來共修,在莊嚴法會中也淨化身心。

星雲大師的《文集》中也有呼籲:現代的宗教信仰,應該從對「神」的依賴,走向對「人」的關懷。信仰不能把一切責任都交付給別人來負擔,世間上的幸與不幸、好與不好,都是往昔久遠以來的「原因」(業),而形成今日的「結果」,此中還有待「緣」的完成。這當中的因緣包括上帝、包括佛祖、包括他人、包括我們自己。

總結來說,對七月的禁忌傳說,我們不用過度擔憂,每個人的運氣都有高低起伏,何況四季也有轉換變化,每個重要節氣的變動,就是一次「無常」的來臨,它平時就在生活裡一直發生著。如何為自己趨吉避凶的關鍵在於,明白佛陀所說,一切法的生起都要因緣和合才會現前,我們平時好好守護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不與人為惡,心中尊重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存在,尊重民間習俗信仰,如此不僅能平安度過農曆七月,也能天天平安,諸事吉祥。
 

※ 加碼閱讀

法鼓山護法總會監院常應法師是聖嚴法師弟子,在《怪力亂神50問》一書序文中,對世人迷信怪力亂神,不信因緣、因果,有感而發:「很多人雖然有因緣聽聞佛法,卻不一定真實信受,可略分為五種:第一種完全不相信;第二種半信半疑,因而失去學習的機會;第三種相信佛法,卻無修行動力;第四種相信佛法,卻不努力實踐;第五種則是相信佛法,也在生活中實踐,但修行卻不得力。」
他以母親的改變為例,敘述說:

「我母親原本認為,不燒紙錢會被祖先降罪責怪,我便帶著她參加寺院共修。她發現所有蓮友都是以念佛、誦經迴向祖先,不燒紙錢也平安無事。而當她聽聞聖嚴法師開示,明白燒紙錢只會增加鬼道眾生的執著,要讓他們聽聞佛法才能真正幫忙鬼道眾生心開意解,往生善道。由於有大善知識的開示,再加上實際的例子,讓她不再疑惑,此後,便不再燒紙錢了。

民間信仰為他力信仰,借助神鬼力量;佛教則認為要以自力來開發智慧和慈悲,並且相信只要依佛法的觀念和方法,信受奉行,人人都能成佛。附佛外道甚至迷信鬼神,讓人以為不必努力就能一夜致富,如此不但不能提昇心性,反而加強煩惱無明。修行如果不改正自己的習氣,對人、對己都毫無益處。

面對怪力亂神種種邪說,如何對三寶堅定不移,相信自己能學佛成佛,決不退轉呢?我用的方法是「發願」,透過發願來堅定學佛的信心。例如我從小就個性內向、缺乏自信,卻發願學梵唄供養大眾,結果竟因此學會大部分法器,並能以梵唱的音聲供養大眾,也在僧團中擔任許多法會的領眾維那。

修學佛法而產生的信心,不但是深信三寶,而且也能對自己產生真正的自信。這種信心不是來自對鬼神超能力的盲信,而是透過修行實證而產生的力量,所以不論遇到任何境界現前,都能不放棄度化眾生、不放棄自己,堅信三寶,永不退轉。」


 

4.逢「七」、「四」要避開嗎?

「七」、「四」都是自然數,天上有七星、地球陸地分有七大洲,一週有七天、節日有七夕傳說,彩虹有繽紛的七色、泛指多種珍寶時稱為「七寶」,音樂分七聲、七音,還有我們人體有七孔、七竅,大家常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寺會舉行打佛七、打禪七,可見「七」是一個生活上經常在使用的數字。

而「四」呢?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天有朝夕晝夜四時,地分東南西北四方、四度空間,物體有四邊,人有四肢、四體,人身基本元素是四大,山川有四嶽,交通說四通八達,建築有四合院,古時讀書人要讀四書、屋中有文房四寶,佛教有重要的教法「四聖諦」,佛教徒分為四眾弟子,佛說要常發四無量心、四弘誓願,禪定分為四禪八定,色聲香味是四塵,修行「四念處」可防止妄念生起;用力小而收效大稱之「四兩能撥千金」,清代乾隆編纂巨大的四庫全書……,由這些可知,「四」的存在是從古至今,又何必認為需要避開。

 

5.不相信禁忌,會不會有問題?

聖嚴法師在《方外看紅塵》一書曾開示一個故事,說明「禁忌這事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相信的人認為禁忌是有道理的」,發生了一點狀況,就是給不信者的證明。

「舉個例子,台北某一公司的大樓,七月都會拜好兄弟,有一年主管換了人,他不信邪,不再拜好兄弟,結果發生一些怪事,讓同事人心惶惶。該主管只得改口:『我不拜,你們去拜。』大家趕緊拜好兄弟,就覺得順利多了。這位主管堅持不拜,會有問題嗎?也許會,也許不會,這可能是機率或是心理作用。如果這棟大樓一開始就不拜,也許就不會有『沒拜就不順利』的問題了。」

聖嚴法師開示:「台灣人都很喜歡拜拜,工地開工、房子搬遷,都會祭拜一下,以求心安,但這些做法在美國或其他的宗教環境裡,都沒有那回事。相信就有效果,怎麼看待完全存乎人心感應;不信就沒有感應,信了就會產生力量。」

 
有任何生命禮儀疑問,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提供全台24hr客服專線 0800-365-108
連絡楊子留下您的相關資訊,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