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遮神有用嗎? 不遮對神明不敬嗎?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撰文

本文摘要

  1. 喪家「用紅紙或米篩遮住神明廳」習俗是如何形成的?
  2. 何謂「遮神」或「遮紅」?
  3. 為什麼遮神用米篩或紅紙?
  4. 公媽廳(台語)要不要遮神?
  5. 佛教觀點
  6. 佛教葬禮作法
  7. 不遮神就是對神明不敬嗎?
 

喪家「用紅紙或米篩遮住神明廳」習俗是如何形成的?

農業時代,早期台灣漢人居住的三合院建築,中央的房舍稱為「正身」或「正堂」。
正身中間的大廳是供奉神明及祖先的地方,所以又稱為「神明廳」。祭祀和婚喪喜慶都在這裡舉行。成語「壽終正寢」中的「正寢」,指的就是家中的正廳。當親人過世時,遺體會從臥室搬到大廳,以大廳為正終之所,等待著神明及祖先來帶領亡者。

 

何謂「遮神」或「遮紅」?

以前的住宅多為平房,當時人們都在自己家中辦喪事,一旦有人過世,便將遺體移到正廳,設置靈堂。由於遺體需要沐浴清洗和更換衣物,但是沒有任何的遮蔽物,怕對神明及祖先不恭敬。因此會先上香稟告,暫停上早晚香,隨後就用米篩或紅紙遮住神明及祖先牌位,等到遺體出殯後再拿掉。

 

為什麼遮神用米篩或紅紙?

早期沒有葬儀社或是禮儀公司時,人們都是自行在家中辦喪事,因此也沒有專門的配備。在農業社會家家戶戶都有米篩,或寫春聯剩下的紅紙,家裡有什麼東西就拿來用了。
另外,自古以來人們總認為死亡是不好的,加上屍體會發臭,不乾淨。如果不遮神怕有不好的後果,因此也產生了「見刺」的禁忌。

 

公媽廳(台語)要不要遮神?

遮神是農業社會時產生的殯葬需求,現今台灣已經是工商業社會,情況已大不相同。
許多人都是在醫院過世,遺體沒有送回家。即使在家中過世,現今的公寓大樓也不方便辦喪,因此大體及靈堂都在殯儀館,當然無遮神的必要。
現在喪事都是由禮儀公司處理,有帷幕圍靈架或是存放大體的冰櫃等專門設備,即使在家中處理大體,也無須擔心對神明不禮貌,所以就不用遮神了。

 

佛教觀點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皆有佛性,透過修善行善法或仗佛菩薩助力等因緣成熟時,人人皆是未來佛。而眾生依所造諸善業或惡業果報投生至相應的因果六道輪迴中,分別為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生。當人往生,墮入三惡道有1/2的機率,若墮入鬼道亦只有1/6的機率。

反觀民間葬禮習俗與傳統殯葬作法,例如:燒冥紙作為亡者在陰間的花用財、腳尾錢是前往陰間的路錢、拜腳尾飯讓亡者吃飽上路至陰間、放置金童玉女在陰間服侍亡者等等。皆是先入為主將亡者認定為下墮陰曹地府的鬼魂而衍生出的儀式作法。

 

佛教葬禮作法

遮神的習俗也是這種觀念 ,就是把往生者當成鬼, 鬼是不能見神明、祖先的,因為有階級差別,這樣會不恭敬。許多人被過時的喪葬觀念所束縛,很擔心沒做,或是少做什麼,會對活著的人不好。但矛盾的是…人們同時又希望祖先跟神佛能保佑、接引亡者到好的地方。
佛教觀念是用「未來佛」的角度來看待亡者,以真心來祝福亡者走向新的旅程,因此不須遮神。

 

不遮神就是對神明不敬嗎?

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經的自然過程,但很多人認為喪事不吉利,覺得家裡不乾淨,所以一定要遮,等於把遮神的理由擴大解釋,造成更多負面的觀感。遮神的核心本質是對天地神明、祖先心存敬畏,這是美德,是內在精神層面的狀態,恭敬心是平實日常生活中的落實,不需執著在表淺的事物上。且現今遺體都有專業處理,不必在意遮神與否。


請勿盜文,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轉發分享。感恩敬謝!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