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生死自在.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下)


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四)

2013/4/13 |作者:慧開法師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

  我們再回到「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問題思考,在媽媽最後住院期間,大多數人所關注的是「生命延續」的問題,這是屬於「身體生命」層次的思考,所以大家心中疑惑的是「為什麼沒有幫媽媽插鼻胃管?」

  而我所關注的是「生命換檔」的問題,這是屬於「靈性生命」層次的關懷。在這個時節因緣,我們兄弟最重大的課題任務,就是「讓媽媽能夠善終而且如願往生」,這和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分屬於兩種不同生命層次的思維與關懷,所以彼此之間顯得頗有衝突。

  絕大多數現代人之所以無法善終,主要還是因為在思想觀念上,不能接受「肉體生命終究會停擺」的「自然性」與「必然性」,也看不到「靈性生命無限」的「永續開展性」,所以就不斷地運用現代醫療科技來抗拒死亡,一昧地阻止死亡的到來。最終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平白錯失」真正能夠善終與往生的「寶貴契機」,最後不是「死得很痛苦」,就是「活得很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提出「見好就收」、「瀟灑走一回」、「不要拖過生命的賞味期」、「不要變成生命的延畢生」等等「善終口訣」的思想脈絡,這些都是我刻骨銘心的肺腑之言。

  古代沒有CPR等急救方法,也沒有延續肉體生命以及拖延死亡的先進醫療設備與措施,但是很弔詭的,就是因為沒有先進醫療措施的干預與折磨,古人反而比現代人容易善終。

  在過去這二十多年來,我見過「預知時至」且「如願往生」的例子,也帶領過臨終及往生助念,協助絕症末期病人安然捨報往生;然而遇到更多不幸的例子是,我明明看到了病人有善終與往生的機會,卻因為家屬的觀念作祟與種種主客觀因素,最後不是讓病人「死得很慘」,就是讓病人「活得很慘」,掛在病床上,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因此,我絕對不會容許這一類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媽媽身上。

  大家一定會問:「你怎麼知道媽媽的時間到了?」答案是「將心比心,而且是長時間的親情互動與關懷留意。」我決定不讓醫護人員為媽媽插鼻胃管,絕對不是在媽媽住進醫院後,我才「臨時起意」或者是「一時」的判斷,而是基於母子間長期的親情互動與了解,包括媽媽的人生態度、個性、脾氣、好惡等等,而不只是我,幾個弟弟也都非常了解媽媽的生死觀與需求。

  十年前,媽媽開始明顯地老化,記得有一次回去看她,跟她聊天,她說:看著幾個兒子陸續成家立業,幾個孫兒、孫女也都逐漸長大成人,書也都讀得很好,她感到非常欣慰,很有成就感,只是擔心我(因為出家了,沒有子女)將來老了沒有人照顧。我馬上安慰她說:不用擔心,將來佛光山常住會照顧我,而且我們兄弟感情很好,幾個弟弟也會照顧我的。

  講著講著,媽媽有感而發地說道:自己活了大半輩子已經夠本了,人生的責任也都盡到了,接下來「該要準備收攤了」。媽媽用很平靜和緩的口氣,不帶任何情緒地對著我說出「該要準備收攤了」,我聽起來卻是如雷貫耳,非常震撼。

  媽媽的性格非常爽朗,直心待人,處事明快,非常「阿莎力」,不會拖泥帶水,可以說是女中丈夫。現在連面對人生的大限——絕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都是避諱莫名,唯恐一談到與「生死」相關的話題就會觸了霉頭——媽媽都以平常心對待,這讓我非常感動與欽佩,也覺得非常安慰,知道可以跟她不需拐彎抹角地談論生死大事的課題了。

  眼看著媽媽的身體逐漸衰老退化,耳聽著媽媽坦然面對生死的心聲感言,我開始很認真地跟她講述彌陀淨土法門,告訴她發願往生的道理,教她誦念《阿彌陀經》與稱念彌陀聖號,媽媽也都欣然接受,身體力行。我請小弟開定為媽媽準備一台手提音響,可以播放佛號的錄音帶及CD;從此,誦經、念佛成為媽媽的日常功課,一大清早起床後,她就用音響播放台語早課的錄音帶,到了晚上連睡覺也都播放著佛號助眠。(續待)

以上文章資訊內容轉載自
佛光山 人間福報 生命書寫: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99265




 

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五)

2013/4/21 |作者:慧開法師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

  五年前,媽媽老化的情況更嚴重了,體力更明顯地退化了,連一些基本的家事也都做不動了,我們兄弟決定請一位師姐,在白天的時間,來家中幫忙料理三餐和打掃。

  我每次回去看媽媽,她都跟我訴說體力嚴重衰退的苦楚,還一直問我:「為什麼阿彌陀佛還不來接我?」我就安慰她說:「別著急,時間還沒到嘛!時間到了,阿彌陀佛自然就會來接您了。」

  三年前,媽媽開始出現輕微失智的徵兆,我請二弟開憲帶媽媽去恩主公醫院,請當時的院長陳榮基教授為媽媽檢查,經過一系列診斷,確定腦部長了一個拇指大小的鈣化組織,所以造成失智的現象。還好是良性的,所以也不需要開刀,密切注意,定期檢查就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從此媽媽變得很快樂,原本讓她憂慮的事情都不再聽她提起,我認為是佛力加持,菩薩保佑。

  兩年前,因為爸媽在家裡都發生了跌倒事件,我們兄弟決定要申請一位外勞,能夠全天候在家中照顧兩位老人家。剛開始媽媽不願意讓外人住進家裡,後來我們跟她分析,如果沒有人全天候照顧他們兩老的嚴重性,她也就接受了。

  回顧過去這十年來,媽媽的生命曲線不斷地逐漸下滑,從還能做家事到沒有體力做家事,從行動自如到走路需要用拐杖,從耳聰目明到輕度失智,到後來連飲食、排便都有困難。

  媽媽的生命曲線終於進到一個關鍵階段,讓我們兄弟必須認真地思考,媽媽似乎已經面臨人生的畢業考試了,所幸媽媽自己心裡已經有了準備。

  有關媽媽往生前那三個月期間,身體狀況的變化,我在上一篇〈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我的永續生死學功課〉系列文章中,已經有完整的記錄,於此不再重述,但是要強調其中的一些關鍵點。

  原本我一直以為媽媽是因為從床上跌到地板上,才導致中風的,後來和二弟開憲認真地討論這件事,再加上醫生診斷的結果,才知道原來是媽媽已經腦部中風了,因為要翻身無法自我控制,所以才跌到床下。

  在媽媽住進耕莘醫院後,做了MRI(核磁共振攝影),醫師診斷確定腦部有三分之一的部分,因為大面積血栓造成缺血的狀態,幾近壞死,導致不可逆轉的腦部功能喪失,而且無法言語,所幸媽媽還有意識。

  這就是我們兄弟不得不面對的關鍵時刻,我們兄弟都很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要運用現代醫療科技,延續媽媽身體層次的生命,拖個三年五載,不會是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媽媽的病體只會繼續退化下去,根本就不可能枯木回春。如此延續媽媽病體的生命,意義何在?為了表現我們兄弟對媽媽的不捨與孝心嗎? 那是非常愚昧的想法。

  假如真的是用延續媽媽病體生命的方式來處理,我可以預見,而且斷言,拖到最後,媽媽必然會出現器官衰竭,甚至於是多重器官衰竭的情況,終於耗盡生命而亡。 正因為生命機能不斷地耗損流失,終至完全衰竭,所以根本就無法正念現前,之前所累積了十年的念佛功夫與往生資糧,將完全付諸東流,前功盡棄。

  原本明明就有機會善終與往生,卻因為家人愚昧的認知與錯誤的作為,平白地失去寶貴的往生機緣,再回頭已百年身。這就是我不能容許發生在自己媽媽身上的「生命悲劇」;因此,我堅決不讓醫師為媽媽插鼻胃管。

  就是因為媽媽沒有插鼻胃管,所以我們家人才能夠在不受醫療干擾的情況下盡心照顧媽媽,也才能夠如願地把媽媽接回家中;正因為沒有刻意延緩媽媽的生命節奏,所以也沒有出現器官衰竭的情況。

  在最後那一個半月期間,我們不斷地在媽媽身邊,為她誦經、念佛、回向、引導,幫助她提起正念,為的就是「醞釀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的契機」。最後,媽媽在孫兒弘觀、孫女弘音的佛號聲中,眼中含淚,意識清晰,面帶微笑地捨報往生。家人都深信媽媽已經往生到了佛、菩薩的座前,所以我們在悲傷的同時,也至感欣慰。

(續待)

以上文章資訊內容轉載自
佛光山 人間福報 生命書寫: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02564




 

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六)

2013/4/28 |作者:慧開法師

  如果您希望親人能夠「真正地」如願善終及往生,那麼「臨終關懷」絕對不只是針對「醫療面向」或是「身體面向」的生理層次來做決定,而是要從「生命永續經營」的「靈性關懷」層次,來「回應」及「回向」親人一生的「生命態度」與「生死觀」,才能做出讓臨終親人能夠「如願善終及往生」的最有利抉擇。

  在此,我要回憶幾件往事——有關媽媽的人生態度與生死觀的具體寫照——來說明上述的觀點與主張。

  一九八二年,我決定要剃度出家時,媽媽當然十分不捨,但是她知道我心意已決,並沒有反對,更沒有阻攔。我出家之後,她很歡喜地接受了,在公開以及私下的場合都稱呼我「開法師」或「開師父」,顯示出媽媽開闊的人生態度。

  一九八四年,二弟開憲要赴美國馬里蘭州大學留學,媽媽和弟妹沈冬一同到機場送行,當時二弟夫婦新婚才一年,弟妹非常不捨,情不自禁,淚灑機場。媽媽有一次跟我聊天,提到了這件事,笑著對我說:「冬冬真沒出息,開憲不過就是出國留學嘛!不久就會回來,哪需要這麼難過?」媽媽對於人生的聚散離合,看得很平常, 態度很瀟灑。

  一九九○年,媽媽發現左邊乳房出現了異常硬塊,就到醫院檢查,診斷出得了乳癌第二期。媽媽當機立斷,決定接受手術,然後進行後續的治療。手術與治療後的身體復原情況很好,二十多年來癌細胞不曾復發,只是因為左邊乳房整個切除,影響了身體的血氣循環。我提這段往事,想說明的是,媽媽對於「老、病」的因應態度,是十分坦然而明快的。

  媽媽處事俐落,毫不拖泥帶水,樂於助人,不喜歡麻煩人家。如果我們讓她插了管子,然後讓她長年臥病在床的話,以我對媽媽個性的了解,她絕對會很生氣。因為我們違背她的行事風格及意願,害她不上不下,歹戲拖棚。

  最後,就是所謂的「臨終脫水現象」,這是一種臨終階段身體變化的自然過程。臨終階段的病人會出現脫水現象,主要是因為「無法」、也「不需要」再進食及喝水,其實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的負擔,有利於往生,就像「落葉歸根」一樣。這時候,如果再不斷地為病人餵食乃至灌食,等於是不斷地增加臨終病人的身體負擔,多半會造成「臨終水腫現象」,是非常不利於往生的。

  除夕夜,我先回佛光山圍爐,然後再回台北陪爸爸過年。大年初一,我寫e-mail給一位南華校友,她說要向我懺悔,我問為什麼要懺悔?她談到之前寫 email給我的事,原本她質疑我不讓媽媽插鼻胃管的決定,後來在開媽媽往生後三周,她自己的媽媽也往生了,她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我那麼堅持。

  她說:「開師父,您的靈性層次太高了,所以當時我們都無法理解。經歷了自己母親往生,才了解您堅持的道理,也希望您能夠幫助更多人。」

  真正的臨終關懷,是親人靈性生命的「安頓、轉化與開展」的課題,此時醫療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旁助「善終及往生」,而不是阻礙,「要不要插管」的答案就很清楚了。

  我再問大家:「將來您要告別人生舞台時,希望身上插幾根管子啊?」您一定會說:「一根都不要!」同理,您希望自己的親人在臨終時身上插幾根管子啊?將心比心,應該也是「一根都不要!」您說是不?(全文完)

以上文章資訊內容轉載自
佛光山 人間福報 生命書寫: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03258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